有光即可摄影,有心即可后期(附原图)——(三)

紧接之前的两篇,本标题是不是清新脱俗了许多(赞)。


先放张封面图片

后期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拍摄前的后期(或者叫作前期?),通过ND镜,中灰镜,鱼眼镜头和各式滤镜等来拍出精美的照片,这需要对器材有很扎实的操控能力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有钱);一种应该就是依靠Snapseed等手机软件和Ps,Lr等电脑软件进行加工,这也更适应数码相机的时代(更适合我们学生党),推荐使用Raw格式后期处理。

一、合成类后期

俗话说得好,想让摄影师给你看原图还不如让他去死。还好我不是摄影师,想看原图吗——那就求我啊!

开玩笑而已啦。

先附上原图

有光即可摄影,有心即可后期(附原图)——(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摄于宿舍阳台,杂乱的背景,暗灰的天空,有晕影,如果说这种照片也要直出的话,那我宁愿选择狗带。

不知各位拿到这张照片会怎么做,相信大多数都会单击右键+D,然后清空回收站。

我曾经也想过这样做(所以为什么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从相机或电脑上删除后,几乎是不可复原,不信的话可以试试(我试过,复原软件也没用)。

所以先留它一命,进行废片改造后,看看效果如何。

先放效果图,如下:

有光即可摄影,有心即可后期(附原图)——(三)_第2张图片
从聚到散,不讲路线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裁减掉多余部分,使色温变暖,提高亮度,虚化背景,增加对比和清晰度,再进行大雁的合成,配上一段矫情的文字,效果还行吗?

有人问大雕塑家罗丹为什么雕得那么好,罗丹说:"我的秘诀就是鼻子雕得大一点,眼睛雕得小一点。"我觉得这句话也同样可以适用摄影——宁欠曝不过曝,先拍全再裁减(自己感悟吧)。

这类的照片通过裁剪合成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可以使画面迸发出想象力。

再举一个栗子,看图:

图片发自App

这张图是今年五一去大连旅顺找同学玩的时候拍的。当时的天气不好,多云有雾霾,再加上Raw格式的照片本身就偏灰,所以原图就是乌溜溜一片海。

镜头清理工作:左下角有个黑点,之前我以为是镜头前面的灰尘,擦拭后还在,又把镜头里面清洁了一遍,仍然没除掉。最后发现是在反光板上面,调成B档取下镜头,按住快门,用气吹清理掉。

图片发自App

通过调整后(具体步骤我也忘了),主要是使海面恢复纯净的蓝色(Ps的曲线),再手动加上几只海鸥(比例有点失调)。

这一类的后期主要是在于你自己的灵感了,有时候拍的照片不要着急分享出去,等过几天当你有更好的思路时,会让你的照片有更高的人气。

二、转黑白类后期

很多照片在彩色和黑白状态下有很大区别,许多经典的大师都是偏爱黑白照片,例如森山大道的作品。

束缚(手机摄)

黑白的照片自带一种颓废和沉重的包袱。

上图是我去山上的公园踩点拍车轨时看到的场景,密密麻麻的电线和林立的水泥杆,构成了一张线网。

图片发自App

原图就是普通的傍晚景色,没有主体乱,背景也乱,完全不能给人带来任何冲击。

彩色

慢门拍摄,留下重重人影,再转为黑白后:

黑白

之前扫过在某一段时间内,我偏爱这种"万灰丛中一点红"的迷之风格,比如下图:

迷之电话亭

该图的原图遗失了(上文提到过),这个电话亭在五大道的大使馆旁。

再如下图和下下图:

迷之山茶


有光即可摄影,有心即可后期(附原图)——(三)_第3张图片
迷之斟酒

三、创意类后期

对于这一类照片,一般前期还行(横平竖直,曝光准确),但是无吸引眼球的显著特点,可以直接在照片上动手脚。

山外山(手机摄)

上图是用手机拍的一张全景照片,也是用手机做成了倒过来看也一样的照片。具体怎么做可以问我,这里不详解了。

下图是用Ps的自由变换,圆形选框+ctrl+T模拟出的地震效果——“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崩塌

其实很多后期都是一个偷师学艺,然后自己再加以改造的过程。

神说要有光
神说要有光之二

西开教堂的耶稣光——网上有很多制作耶稣光的教程,各有各的长处,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来学习。

废片改造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前提条件仍然是保存好原片。然后去网站上多看看高手和大师的作品,借用他们的灵感进行创造,孔乙己不是说了吗——偷书不算偷。"偷"灵感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千万别盗图(省略一百遍)。

上一篇没什么阅读量,我总结了一是图不够美,二是对读者没多大提升意义。所以我需要赶紧出去拍拍照,否则不出这周我就江郎才尽,无东西可写了(囧)。

下一篇预告:写写静物怎么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光即可摄影,有心即可后期(附原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