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的创意学》读书笔记

2012年7月28日,晴

--印度菩提迦叶、佛陀证悟、紫藤庐茶馆、法国诺曼底、《西藏生死书》1、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曾经特别"有灵感",而根据这灵感创造或改变生活或工作中的环境?--这灵感是全然无中生有还是有前因可寻?(我们的记忆里存储着某些档案)--前因是否为长期心中关心的某件事情?(档案在修正,但依然看起来不相干)--"灵感"发生的那一刹那,是不是多种事物重新串联到一起?(有一些外因触发,激活档案的内在关系)

2、你是否曾经突然间"想通"一件事的意义?3、在你的工作中,你是否不断解决一些小问题,但却不知真正的大问题是什么?

--花时间了解背后真正的大问题是什么,是否胜过不断去解决持续迸出的小问题?

--经验让我们更懂"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通过类比和想象,我们能本能地知道一些本身不可能知道的东西。

4、人生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累积,需要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所要积累的东西;(有限的精力,给最能出果子的地方)5、了解自己的喜好与习性,分析一类人的喜好与习性;作品的来源,都是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6、本体和附属品:从小到大,大家受到的教育都在教一些"附加价值"。所有技术、知识、都是附加在本体上的好东西。但是本体是什么,已经无人讨论;

7、了解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哪些事有计划的?哪些是随机发生的?

8、同样地检查习惯。请追踪任何一个习惯,到它最初形成的源头。

9、动机对于习性的形成有没有影响?改变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是否能改变这件事情的结果?

10、一个人能不能积累智慧,主要是看他懂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如何看自己的习性,如何看自己的生命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多看少。是心在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声川的创意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