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珠江新城Costa咖啡见面辅导了一位学员。
作为生涯咨询师,最大的满足来自学员的收获和满意,能够在职业生涯上帮到他们。
本来聊得挺顺利,学员也很满意。但学员的职业生涯经历却让我很吃惊,并没有让我感到特别高兴,而是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她是学设计出身的,最后却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做业务助理,而且一做就是五年。在这五年当中,她一直是业务助理,一直做的事情就货品登记入库、打包送货。
现在年近30,自己也急了。
显然,在职业生涯上,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她犯了两个非常大的错误:
(1)职业选择:明明有设计的功底,最后自降身份做了体力劳动;
(2)能力规划:缺乏成长发展的规划,长期做着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无法实现阶梯式的成长和跳跃,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职业选择。
这让我联想到最近特别火的谷歌无人汽车和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围棋代表着人类的最后一片智慧高地,然后终究还是被侵占了。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人类越来越多的领域被机器人所取代。
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取代司机,智能翻译正在取代翻译,富士康机器人正在大规模取代生产工人,东莞正在火热地进行工厂升级换代……
这直接冲击到我们当前的很多职业,未来很多职业会被机器所取代,这无疑对我们职业的选择和能力的规划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这需要我们,在职业选择上做更长远的思考。而这其中应当作为我们职业选择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我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应该是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的职业!
机器人时代的职业选择
那么,哪些职业是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的?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人类的职业分类与演进:
所有的职位都可以划分为这四类: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在此不谈论道德的标准。
这代表的是社会的需要和岗位价值的高低。随着技术的演进和机器人的推广,未来职位需求的趋势一定会是:
(1)从体力→思想:机器取代人力,人的双手更加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想法和思考上。搬运工、保姆肯定逐步淘汰;
(2)从标准、重复→个性:产线工人下岗潮会蔓延,个性化产品,尤其是具有个人色彩的、创新的、艺术的产品将会更加推崇;
(3)简单→复杂:简单的工作可取代性太高,人的价值将更多体现在解决复杂问题上。
而机器人能取代的职业,是从左到右,也就是从工、匠、师逐步取代的,而最难取代的就是人的智慧和哲学,这就是大道。
1.工:已开始大规模被机器取代
“工人”靠劳动力变现,用时间和体力换口饭吃。
典型岗位:操作工人、快递员、搬运工、保安、汽车驾驶员、收银员等。
其实从工业革命开始,机器就开始取代人力。但几年前机械化都还没有那么严重的影响到社会职位的变迁。尤其在国内,很多都是半自动化,都是生产流水线,同样需要大力的人力。
但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甚至不断智能化。加之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涨,工业4.0势不可挡。富士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整个东莞也掀起了机器换人的高潮。
无人机已经开始在送快递的路上,清洁机器人逐步推广,出卖体力的职位将首先被机器所取代。
2.匠:逐步被人工智能侵蚀
匠人需要掌握专业的技能,靠一技之长或熟练的技能吃饭。
典型职位:编辑、翻译、会计、技术工人、平面设计等。
技术进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原来很复杂的东西,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人都会操作。
以前很多很复杂的技术,现在普罗大众都会操作。比如,摄影原来是专业技术活,现在我们的手机都可以拍照;不懂的语言,我们复制黏贴就可以智能翻译;网站建设,越来越多的傻瓜模板;甚至App开始,也开始出现零基础生成……技术改变生活。
德勤前几天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将帮助员工从阅读合同等乏味工作中解放出来。
人工智能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匠人不走心,将会被逐步取代。
3.师:创造性职位相对安全
师者,或传道、授业、解惑,或创造性解决问题。
典型岗位:咨询师、策划师、教师、原创设计师、产品经理等。
人是个性的,也是社会的,机器难以理解人。阿尔法狗能下复杂的围棋,但也许不明白我的话中话。因此,需要深度识别人类需求的工作,机器是难以取代的。机器人,可能永远做不了一个心理咨询师。
另外,个性化问题、创造性工作,都是难以被机器所取代的,或者说需要更加漫长的一个过程。
4.家:机器人,终究不是人
能称家者,大凡回归人的本性,立足于人的思想,思考的是艺术、大道亦或哲学。
典型职位:作家、哲学家、画家、导演等。
机器难以取代的,是人性,是感情。人是社会化的,也只有人更通人性。因此,凡是需要传递人的个性思想与理念,付出感情的,机器终将无法替代。
2015年9月,腾讯推出了一款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据说文从字顺,多少记着哭晕在厕所。但它终究只能是一个信息整理和传递工具,不具有任何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机器也许能满足我们身体需要,但难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更是难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
而这个过程,不是因为技术难以实现,而是人类对它的接受需要过程——毕竟,机器人,终究不是人。
机器人时代的能力发展
同样的道理,除了横向的职业选择,在纵向上的职业发展,依然遵循同样的道理。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入门做的是简单的、重复的,然后慢慢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但越往高层走,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领导力,是战略视野。
从个人贡献者,到团队管理;从做事,到带人;从战术,到战略,所有这一切,依然遵循“工、匠、师、家”的能力逻辑。我们的能力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升级。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能力的跨越,才能实现阶梯式的上升。
因此,我们对AlphaGo不必惊慌,但它让我们有多的思考和规划,需要我们做好职业的选择和能力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