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1日写
一早爬山,在招宝山大雄宝殿的一个桌子上,看到一本圣严法师著的《正信的佛教》,不由得翻了起来,使我对佛教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自己也翻看过一两本佛经,但对佛教确实没有更多的心得。走在寺庙里,只不过以诚敬之心,面对宝座上圣严的佛陀,以瞻仰圣人之心仰目凝视之。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佛教肯定是迷信的,花5元钱买支香,在佛陀面前许个愿,大抵要求个功名、富贵、平安,亦或能找个好伴侣或祈求菩萨保佑自己有个子嗣。再破费些,无非请个1米高香而已。所谓花者少,诉求多。善男信女在佛陀或菩萨面前,毕恭毕敬地烧香、磕头,心所有求焉。这就是我们世俗之人理解的佛教,至少形式上是如此。
只所以这本书吸引我,是我看到了这样的话。“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当做神道来崇拜,也不以为佛是独一无二的,更不以为佛陀能够创造万物或赦免人类的罪恶。佛教看佛陀,如同学看老师,老师能教导学生,能使学生改变气质、充实智能、修养身心,却不能代为学习,也不能代替升学。”
佛教是无神论,这怎么可能?这是我们的第一意识的反应。哪个善男信女在烧香叩拜时,不把圣严的佛陀当作神来看待。接着往下看,书上讲,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正确的相信)的分别。佛陀只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不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众生痛苦诊断处方,服他的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药,佛陀也是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给众生引导出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必定得度,如果不从引导,也是爱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创世主自居,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仅对佛陀作形式上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从这个意义上讲,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
读至此,我头脑中显现出易经中所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佛教和我们中国儒教,都要强调从我做起,也与中国的哲学相一致,强调自觉、自立、自强、自赎,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所谓己立而后立人。我们读佛经,应该以一种普通的心态,就像在读一本普通的圣贤之书或者说一本哲学书,用心体会佛陀在佛经中所讲的心法、要领。当我们在寺庙中,看到佛陀的圣像了,就像面对一个大教育家、导师一样,是以这样的诚敬之心,来与佛陀进行精神的交流。不注重内容,而只有外在形式的叩拜,也许佛陀只是苦笑着摇摇头无何奈何而已。
可能是离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比较近吧,大家习惯于有求找观音,观音菩萨最好说话。这可能是菩萨还没有修炼到佛陀的境界吧,她还需要乐善好施以进德业,通过觉悟、同情、解救人世间的痛苦来对自己进一步修炼,同时从另外一个意义讲,也属于那种意志不坚定者吧,看着善男信女如此痴迷,为自己烧香叩拜,就动了恻隐之心,有些不该帮的忙也帮了,用自己的法力帮善男信女实现了愿望。也可能是,佛陀和菩萨对世间之人失望透顶了,一个个不争气,不从自身努力做起,做了坏事或者有了欲望,只是希望佛陀能帮自己消灾去难、化险为夷或实现诉求而已。这种形式上的崇拜,更接近于把佛陀当作一个受贿者,给佛陀5元钱的贿,却让佛陀满足自己很大的愿望。如果佛陀一点不显灵,很显然大家就不去拜了,世俗之人便无畏惧心,佛法便更无法弘扬;如果显灵了,实际上又违背了佛陀的本意,佛陀做佛也很难。
在大众的意识中,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但佛教属于彻底的无神论者,佛陀不是神,只是导师,或者说是觉悟者。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也是纯伦理的。佛教徒对佛陀的崇拜,相同于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出于报恩的情怀。这一点,在世界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确实显得非常特殊。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我们经常听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在我心中”,也就是说每个人皆可成佛。佛教不以佛陀是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著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众生不论信佛与否,将来都有其成为佛陀的可能,因为佛教相信:佛陀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将佛陀当唯一的神来崇拜,也不承认另一个宇宙的创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无神论者。
书中一再讲的正信,其实就是正确的相信,与迷信相对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具有正确佛教观念的佛教徒,决不会是个迷信者,不会像某些在大领导身边的秘书一样,期盼最后能够鸡犬升天,得到某种便利和好处。我们每个凡人,其实也不完全是凡人,我们每个人是未觉悟的佛陀,都有可能成为佛陀(至上觉悟者,可以理解为中国概念中的圣人),只是修炼还没到家。
如果有了这层概念,每个人就不应该为了避祸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愿力虽能借着祈祷的心力感应而产生神迹,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祈祷者自己。那么如何做呢?佛教的戒律可以一试。所谓五戒十善是也。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包括私通)、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要救生、布施、梵行(清净生活)、诚实、和净、爱语、诚直、清净、慈悲和正见。五戒和十善,归纳起来是从身体、语言、意念三个方面来约束和鼓励人的行为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与之相对的是,要“救生、布施、梵行”,属于身体方面的规范;不妄语,与之相对的是,要“诚实、和净、爱语、诚直”,属于语言方面的规范;不饮酒(酒则乱性、意识混乱),与之相对的是,要“清净、慈悲和正见”,属于意念方面的规范。
我们都属于凡夫俗子,离圣人之修养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但信与不信并不重要,我们姑且把佛作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吧,至少是对我们个人的修养大有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