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书法之吴国篇

《中国书法史笔记-(魏晋南北朝卷)》(二)

吴国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建设,在江南地区站稳脚跟,以地利与魏国、蜀国成鼎立之势。上世纪90年代在长沙市出土了大量吴国书简,对研究三国时期书法有重要意义。

一、吴国的书风与书家

吴国地处江南,人文学风不及魏国,但盛于蜀国。其学风演习汉统,较保守,与魏国的新风截然不同。主要体现在对新书体——行书的不重视。吴国书家的作品号称“吴士书”。

1、皇象:吴国最著名的书法家,善章草,以古体旧体见长。

2、张昭:善隶书,唐时对其书作评价甚高,今已不见。

3、张纮:善楷篆。

4、朱育:好奇字,造异字。

5、张弘:善飞白↓,兼工篆隶。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1张图片

吴国灭亡后,保守的书风不再,渐无“吴士书”。

二、吴国篆书

吴末帝孙皓时期,吴国逐渐衰败,孙皓信巫祝滥封赏,立碑以求安慰。

1、《天发神谶碑》↓:此碑已毁,仅有拓本存于故宫。篆书起笔为方,转折方锐,篆中参和隶法,且兼有八分楷法,故被后人评为“若篆若隶,字势雄伟”、“奇伟”。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2张图片

2、《禅国山碑》↓:此碑形状微圆而椭,俗称囤碑。其篆书不杂隶书,承秦汉篆书之法,结字宽博,体方笔圆,结构不均衡,颇有自然之趣。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3张图片

3、吴国的砖文字也有篆书,特点是篆隶杂糅,奇态迭出。

三、吴国隶书

吴国隶书的代表是《谷朗碑》↓,其文字统一为隶书。特点是没有了隶书的翻挑飞扬之势,已出现左低右高的倾斜,舍方取长。虽有楷书的特点,但并不足以证为隶书楷化的鼻祖。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4张图片

2、吴简隶书:三国时期,文人士子间交往使用“名刺”,类似名片、拜帖。有的用隶书写,有的用隶式楷书写。下图黄朝名刺↓,字为“弟子黄朝再拜  问起居   长沙益阳字元宝”。其字平正规矩,波挑分明。部分笔画突出,起到分隔作用。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5张图片

四、吴国楷书、行书、草书

1、楷书:吴国楷书带有许多隶式,出土作品中以《朱然名刺》下楷化程度最高。横画收笔顿按下敛,竖画垂缩,撇挺劲,捺三折过,折笔方峻,结字崎斜。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6张图片

2、行书:与当时魏国的行书不同,东吴行书更为古质些。

3、草书:东吴草书家甚至书法家首推皇象。其书法《急就篇》(松江本)↓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字字独立,波磔分明,有隶法,是典型的章草作品。

东汉、三国流行的章草与王羲之所创今草并不相同,三国时期已有过渡的迹象。

三国书法之吴国篇_第7张图片

下一篇钟、卫书法。(没有蜀国书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书法之吴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