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30年后你家孩子找不着工作!应试教育错失孩子才能

清华附小小学生在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了,你的孩子在干什么?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这样“深沉”的题目竟然出自清华附小六年级的小学生之手。其实,这份被誉为“史上最强小学生”的作业,家长的辅助“功不可没”,大家不必着急。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应试教育错失了你家孩子的才能。

马云:30年后你家孩子找不着工作!应试教育错失孩子才能_第1张图片

南京火瓦巷小学的孩子们在用环保材料亲手制作的火箭模型前欢呼。

在北京,很多学校早就脱离了传统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孩子创造了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北京十一中甚至赋予了学生选修课程、选择老师的权利。人大附中的学生们自发组成世界名著研读小组,清华附小倡导的则是“1+X课程”,这个X的范围可包括健美操班、合唱团、足球队等等一系列文体类的课程——我想,只有在某些没有升学压力的北京学校才有资格讲究素质教育吧。

都说素质教育好,唯有分数忘不了。前段时间,北京曾发文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禁令。一些幼儿园、学前班为对接重点小学直接把语数英课程加码给了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这背后就是未来的升学压力。

当然,像清华附小这样的强调素质教育只是少数重点学校,越是重点越不担心升学,越能放开了让学生发展兴趣偏好。据称,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是从孩子们一年级就开始了。

至于“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这类研究,在欧美等许多国家的学校也早被广泛采用,这叫做项目式学习法。像“从文艺复兴画像的表情看时代的变迁”这类课题,都是看学生的素材收集与分析能力,并没有所谓对错之分的。我美国同学在微信朋友圈晒过他女儿小学时的一道题:早晨一个杯子装满水,到下午放学只剩下一部分了,问这是什么现象。其实答案可以是五花八门的,甚至包括“被偷溜进来的浣熊喝了”这类答案。

凡试题必有对错,必有标准答案,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否则,应试教育怎么对考生进行筛选呢?这背后是中产阶层晋级赛的预演。

2017年,某个上海民办中小学面谈家长要求测智商题曾引发热议。“愧对小女,愧对列祖列宗啊!”有家长拿到“问卷”(其实是智商测试)后大呼悲哀。然而,这似乎成了某些名校的惯例:他们用智商题筛选家长,认为家长聪明,孩子必然也不会差。

上海小升初“考家长”说明什么?这个现象的真命题是一次社会阶层的提前划分。小升初就是一次社会阶层的提前划分,要么是按学区房(即资本)来划分,要么是按社会关系(即权力)来划分,再来就是按照智商划分了,早早地把孩子划分出三六九等。毕竟名校资源紧缺嘛。

学校说:“没办法,不然我们这里挤破头了。”家长说:“牛娃和青娃就隔着一个打鸡血的亲妈!”大家知道什么叫“牛娃”吗?就是小学霸,就是升级打怪的能手。家长的逻辑就是:挤破头也要上名校。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会阶层滑落……

我们把应试教育说得一无是处,其实,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否则不会有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起飞,一是勤劳节俭储蓄率高,可用于大量投资和建设;二是基础教育水平远超印度等国,中国人学什么会什么,甚至让西方的“老师”没饭吃。中国的家电产业全面实现进口替代就是个鲜活的例子。但只懂做题是不够的,还要立题和破题,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因为人工智能今天将取代机械式的作业,明天就取代机械式的职业。未来人工智能做题比你还快,让我们的教育体系措手不及。

马云最近告诫说,就凭现行教育,30年后你家孩子找不着工作。他的意思是,中国的教育能适应未来AI时代的竞争吗?将来你的孩子能沉着应对这个迅速迭代的世界吗?清华附小小学生在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了,你的孩子在干什么?

今天的教育,就是这个国家明天的经济。

华工启明星欢迎各位交流合作

官方电话:400-9698-133

官网:www.fablabedu.com

©2017 华工启明星 保留所有权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云:30年后你家孩子找不着工作!应试教育错失孩子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