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

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1月1号我写的关于市场的文章里说未来中国的人口会涌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地带。这段时间也有和朋友聊到这个想法,而我可以更加激进地讲,也许是两大经济地带,长三角和珠三角会把环渤海远远甩开。

为什么这么讲,也许我们可以把人的因素抛开,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看,谈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几个因素还是离不开地形、水源和气候。

为什么不谈人?因为只有地形、水源和气候等优势条件都满足了,人才会聚集,人聚集了才会有经济的发展,道理很简单。

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平原地形的经济发展优于其他地形。

中国是一个山地国家,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山区,而经济的核心集中在平原地带,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中国的大城市也普遍在平原地区,北京天津在海河的冲积平原,上海在长江的冲积平原,广州在珠江的冲击平原。

这个应该是最核心的因素了,平原上的交通建设成本低、平原可以兴建大型工厂、平原一般是水源的汇聚地。

几个因素的汇聚就创造了大城市出现的最基础条件了,这里要注意,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也很简单,但是我们通过这种思路去看,就会明白,为什么大连、青岛、烟台这样的经济还不错的城市很难发展成为大城市,从地形的角度去已经把自身给局限住了。

大连青岛烟台几个沿海城市共同的特点是因港口而兴,但是全部都是处于丘陵地形,缺乏大江大河水源的汇聚,交通也无法形成枢纽而是末端,这个真是先天缺陷。

所以大连多年疲软,烟台从来就偏安一隅,而青岛作为曾经比肩上海的存在现在其实增长乏力。

换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地形因素,所以这几个北方港口的腹地非常狭窄,上海的腹地可以通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扩展到几个省,形成联动优势,这个是北方几个港口根本无法比拟的。

所以环渤海虽然号称是三大经济中心地带之一,但是都是单个的点,区域经济的互动性因为地形的因素互动非常差,所以不如长珠两个三角洲。

也有的朋友讲渤海的内海航运优势,但其实渤海的航运优势在区域经济中作用不大,甚至可以说渤海没什么明显的航运优势。马校长出生在渤海边,渤海边的风浪之大对内海航运的影响是负面的。远远不如长江航运对长三角的作用以及珠江航运对珠三角的作用。

好,这里谈到了航运,谈到了水,我们说第二点核心因素,那就是水源。

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_第3张图片

第二、缺水,是北方经济发展的极大问题。

虽然上面提到平原的时候我讲到了水的作用,但其实水资源是要单独拎出来看。因为古代经济和现代经济里对水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看古代经济,谈到水,最重要的是水对交通的影响,且不说一条大运河联通南北让政治中心能够持续在北方延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武汉这个城市之所以成为九省通衢,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河流的交汇。

但是在现代经济当中,水的作用在交通领域则弱化了很多,因为铁路运输的大规模兴起,工业时代的到来,水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了工业上面。

北方经济最大的问题,或者说华北经济的最大问题。其实就在水,农业缺水,工业缺水。虽然地形上来说华北平原要比长珠三角洲更加辽阔平坦,但是水资源的匮乏反而让这一代经济上发展非常吃力。

古代的中国文明发源于中原地区,那个时候水的影响在于水患,而不是水资源的大量匮乏,因为远古农业用水量极低,滋养文明的出现绰绰有余。而清朝人口大发展,农业用水的问题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才出现了河北山东两地农民“闯关东”的大迁徙,说到底就是水的问题。

而到了工业时代,水资源就更加紧张,工业的用水量远非农业能比,而在农业时代就已经缺水的华北地区在工业时代更加无以为继。

缺水的话,先天就缺了一条腿,这也是环渤海远不如长珠三角洲的因素。

不客气的说,如果环渤海地区没有这些天然良港,以及政治中心的存在,其腹地华北平原的经济发展将会更加困难。

当然,北方除了华北,还有东北,而东北近些年经济的衰败更是整个国家聚焦的问题。

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_第4张图片

第三、太冷,是东北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

说到平原,东北不缺,一马平川,哪里也没有这样好的土地。说到水源,要知道,东北是北方唯一的湿润区,降水量领先整个北方。

但是为什么这些年东北人口在大量外溢,东北的经济也在节节败退呢?

我们说到先天因素,就是太冷!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我说广东之所以城市发展快,最主要的因素是温暖,全年都可以盖房子,而东北,冬天就是小半年,好几个月没办法盖房子。

除此之外,我想说的其实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为什么冷和人能够联系起来呢?因为一个城市的真正经济活力不在上而在下,其实是贫困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底层人民早就的。

一个城市越是能够吸引大量来城市里寻找机会的贫穷人民,这个城市其实就越有活力。而贫穷人民所求的最基础就是温饱,其中的温是东北所不具备的。

以一个最残酷的说法来说,一个没有资金取暖的穷人,在广东,他可以相对舒服地活过冬天,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不会因为气候而停止,工地上仍然有活干。但是在东北,冬天就是痛苦的煎熬,农民冬天没有事情做,进城的底层民工冬天也没有事情做。

“猫冬”是反应东北普通老百姓冬天生活的一个词,但是从经济上讲,猫冬其实是巨大的人力浪费。

我经常讲振兴东北是伪命题,就是因为这个是先天的问题,是后天改变不了的。东北人口大量外流其实不是坏事儿,反而是好事儿。

温暖的南方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尽管从情感上我们讲安土重迁,但是东北人不从东北这片土地上走出来,其实很难有未来。

这不仅仅是中国东北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拿一个典型的例子做对比就是美国五大湖,纬度和东北差不多,水资源不缺乏,地形也很不错。但是在美国,人民更喜欢去加州,去阳光地带,告别五大湖的寒冷。

所以五大湖沿岸一片萧条,而美国南方的阳光地带则相对比发展更快。

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_第5张图片

地形、水源和气候,这其实才是决定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才是政治因素、人才因素等等。

但是先天如果不足的话,后天的努力其实就是比较困难的,甚至努力有可能会造成畸形!

我仍然鼓励朋友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去做固定资产的投资,哪怕现在已经价格高企了,没关系,以后还会更高,空间仍然很大。

因为这些先天因素不可逆,大量的人口仍然会从中国各地流向这里,而这些地方仍然有足够的先天条件支撑更多的人口。


后记:今天从园区回到办公室,有朋友聊到苏州的人口已经一千多万了,其实我心里想的是,也许过不了十年,这个城市的人口会突破两千万,而这片肥沃的土地,仍然可以支撑这两千多万人的梦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方的衰败不可避免,到南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