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字 两种宿命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开埠城市之一,虽然背负着无奈的民族屈辱史,却也因此迅速引入了西方先进文明,尤以教育发展受益颇多。伴随着大批传教士来华,各种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鳞次栉比开办,中国第一所综合大学北洋大学便发轫于斯。

这是一张1909年9月16日天津寄本埠德国租界内教会学校的明信片。背面描绘河边居民人家和寺庙,无甚特别,即便是今天的偏远乡郊也能见到这般风土。图片下款「爸爸寄给Gerard」(From Papa to Gerard)。

一个名字 两种宿命_第1张图片

正面留言文字的内容大意为父亲祝儿子在学校安好,同时让他看看明信片背面图画上那些不太漂亮的泥土房,最后感叹一下现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如此美好。

这样的心灵鸡汤,就好像现如今的父母们也会时不时在微信转发文章给儿女看一样,希望你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珍惜生活不要忘本……只是数字时代少了以往那种亲自提笔「见字如晤」的仪式感。

明信片收件地址为德国租界内的圣路易学校(「St. Louis College」),并通过Celestine老师转交给学生Gerard。地址栏左边手书中文「德界法文学堂」六字,大概是后人收藏整理时的备注。

考据史料,当年德国在津租界内似并无开设「法文学堂」。但是根据其他文献和一些旅华外国人的回忆录,法国租界内倒有一所同名学校「Collège St. Louis」负有盛名,中文名为「法汉学校」,彼时又称「法文学堂」,1904至1914年期间校址位于望海楼教堂旁。

辗转找到一本香港孖刺西报社(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出版的《1912年远东地区目录及编年纪事》,其中天津章节下明文记载有「St. Louis College」条目,该校在德租界威廉街(Wilhelm Strasse,今解放南路),是一所寄宿走读并设的学校,当时校长正是Celestine修士(Bro. Celestine, director)。

由此证实德国租界内的「St. Louis College」也确有其校,可是它和法国租界里的同名学校又有什么联系?是否同一所学校,还是后人备注时张冠李戴?

遍寻资料不得解,几乎就要放弃,准备重新挑片写文之时,一份《外国在华机关公团名汇》清单跃入眼帘,里面正好有关于「St. Louis College」的两条注释:

①(天津德租界)德国书院;
②(天津法租界)英文学堂;法英学校;圣路易学校;圣类思学校

谜团破解!二十世纪初在天津的确同时有两所名为「St. Louis」的教会学校,一个在德租界汉译「德国书院」,一个在法租界叫做「法文学堂」。

然而百年瞬息,后者(法国学校)历经沧桑,数易校名校址,现在已是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前者(德国学校)却随着岁月风云,消散泯灭,再无踪迹可觅。两所学校同用一个名字,创立时代背景几乎无殊,迁演宿命却大相径庭,令人唏嘘。

或许是因为德国在华占有租界时间不长,自1896年起至1917年民国政府宣布收回止,只有短短二十余载,难以留下太浓重的历史痕迹。以至于如今德租界内所遗旧址,其实大多为后来复原重建。

本想探究小小纸片上隐藏着的背景故事,不意竟翻出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角色。好似在历史尘埃里找寻一粒细沙,也是种乐趣。


《1912年远东地区目录及编年纪事》:
The Directory & Chronicle for China, Japan, Corea, Indo-China, Straits Settlements, Malay States, Siam, Netherlands India, Borneo, the Philippines, &c.
with which are Incorporated "The China Directory" and "The HongKong Directory and Hong List for the Far East"
for the Year 1912
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912

《外国在华机关公团名汇》:
刊于《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二十七辑,黄光域辑录


一个名字 两种宿命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名字 两种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