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日记48:治疗脾胃病的十四种方法

治疗脾胃病的十四种方法

补气健脾法:以脾胃气虚为主,或兼夹气滞痰浊,倦怠乏力,纳呆,脘腹胀痛但不重,大便不成形,或慢性腹泻者,常用方药为四君、异功、六君、香砂六君、参苓白术散。

这类方中,补气健脾的药依次为人参、白术、山药、甘草、莲米、扁豆、苡仁。方中人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党参、泡参、太子参、北沙参(王氏常用的是泡参或太子参);理气的药物有陈皮、木香、砂仁、桔梗;淡渗、芳化、除痰的药物有茯苓、苡仁、白术、法夏、桔梗、砂仁。

益气升阳法:以脾胃气虚,中气不足,甚至下陷为主,头昏、气短乏力,耳目不聪明,脘腹有坠胀感,内脏下垂等。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这类方中,在四君汤基础上加用黄芪升补中气,用柴胡、升麻、葛根升举清阳,使结滞甚至下陷之气能升,实所以理气;白术、二陈、独活、羌活除湿。

养阴增液法:脾胃阴液亏耗,多见于久病大病,如癌肿病人经放、化疗后,食欲差,口易干,大便正常或干,舌绛少苔甚或无苔。常用方为《温病条辨》之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门冬汤。

气阴双补法:脾胃气阴两虚,以气虚为主,少气乏力,头晕目眩,耳鸣,食少,口渴,大便正常或溏泄,舌质嫩,苔少或花剥苔。常用方为参苓白术散、益气聪明汤加增液汤或天麦门冬、玉竹、石斛。

疏肝理气法:凡肝胆郁滞,乘犯脾胃,作胀作痛,或呕或泻,当辨其标本虚实、轻重缓急,分别选用柴胡疏肝散、化肝煎、逍遥散、越鞠丸、四逆散、金铃子散、痛泻要方等序列方,可与后面肝气论治节互参。治土虚木贼的培土疏木法,当与补气健脾法互参。王氏常用的疏肝理气药为柴胡、香附、苏梗、川芎、川楝子、延胡索、佛手片、香橼皮等。

理气除湿法:脾胃素多湿邪,复感外湿(包括伤于生冷饮食瓜果等),内外相合,湿浊更盛,阻滞气机,闭郁阳气,总是以脾胃为中心,呕恶,不知饥,或饥不欲食,胸脘腹痞闷胀痛,泄泻等。舌苔最有诊断价值,多为厚腻苔,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视湿浊从化而定。当辨其寒热表里标本虚实,分别选用平胃散、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三仁汤、温胆汤、茵陈五苓散、连朴饮、蒿芩清胆汤等。总不离宣上、畅中、渗下、分消。王氏常用的除湿药物是藿香、佩兰、砂仁、白蔻、苍术、厚朴、郁金以芳化;茯苓、苡仁、猪苓以淡渗;除痰湿多用二陈、白术;利湿热用茵陈。

理气导滞法:多用于食滞不化,作胀作痛,嗳腐、泄泻。常用方为枳术丸、保和丸、木香槟榔丸等。王氏常用的消导药物为枳壳、陈皮、木香、焦三仙、鸡内金、炒莱菔子。

温中散寒法:脾胃气虚,寒湿阻滞者,脘腹冷痛作胀,善唾,脉沉细,舌苔白略腻等。方用理中汤、良附丸;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

温肾扶理法:肾阳虚衰,火不暖土,五更泄泻,或脾胃虚寒,下利清谷者,方用四神丸、附桂理中汤。

10益气建中法:脾胃久病,中阳受损,形寒自汗,脘胁虚痛喜暖,夜间尤甚,进食稍减,大便或溏,方用黄芪建中汤。

11化饮和胃法:久病咳逆上气,损伤脾胃阳气,饮留胃中,心下动悸,呕恶,多痰涎,形瘦食少,便溏,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香砂六君子汤。

12润肠通便法: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发烧后肠液不足,无水舟停,大便秘结,腹胀腹痛,方用麻仁丸、增液汤、新加黄龙汤。

13逆流挽舟法:初春秋末,气寒秋爽,感受“寒疫”之邪,恶寒身痛,腹痛泄泻,或注下如水,表邪尚在者,方用荆防败毒散。

14白虎、承气法:伤寒、温病中求之(从略)。

医路日记48:治疗脾胃病的十四种方法_第1张图片

脾虚证:有气虚、阳虚、阴虚之别,其主要见症也不尽相同。

脾气虚主要证候:纳少,食后作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溏薄,伴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嫩,苔白,脉缓弱;或见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长期慢性腹泻等症。治以补脾益气法,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化裁。

脾阳虚主要见症: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脉沉迟,舌淡苔白。治以温中补脾法,选用理中汤加减。

脾阴虚主要见症:除有脾气虚见症外,兼有阴虚之象,如口干不欲饮,或饮少,五心烦热;或腹胀便溏;舌质红,少苔或灰苔少津,脉细弱。临证常用山药、扁豆、黄精、玉竹、石斛等。

食补膏滋法:食补是以食用药物扶助正气,强壮人体以抗御外邪。食物亦有五味、归经,各归其所喜,并亦具四性,可影响和调节脏腑之阴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水肿病禁食盐,黄疸泄泻禁油腻。“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景岳全书》)谢氏常用一些食补药物,如饴糖、大枣、花生、莲子、山药补脾胃,羊肉、乌龟肉、胡桃、韭菜子、海参、虾补阳,桂圆、桑椹、荔枝、红枣补血,鱼肚、甲鱼、黑白木耳补阴;动物肝脏补肝明目;生姜、乌梅、花椒、麦芽、茴香、葱、蒜、醋、山楂强健脾胃,海藻、紫菜、山楂、黑木耳、香菇、大蒜、洋葱、荷叶、茶叶、莲心、芹菜、海蜇、蜂蜜降脂、降压,防止血管硬化。

常用食补方:如姜糖饮、清咽饮、五汁饮、雪梨浆、人参莲子汤、雪羹汤、桑椹蜜、秋梨膏、薏米粥、益脾饼、栗子羹、羊髓羹、猪肾羹等等。膏滋法,对于年老体弱多病宜缓图者,或疾病恢复期者,或欲养生以祛病延年者用之。膏滋处方除根据各人具体情况,应用不同处方外,临证多喜用《医学心悟》中的方剂改成膏滋方。如肺阴虚者,以日华丸为基础,易丸方为膏滋方。又如黄芪膏用于体虚易于感冒者;桑椹膏用于肾阴亏虚者。此皆为较好的膏滋方剂,久服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一般膏滋强壮之方,多偏温性药物,嘱患者于立冬后服至立春停用。立冬至立春乃万物闭藏之时,人合天地阴阳、气血固摄于内,此时服膏滋补品,既得化生精血之功,又少化火滞气之弊,是服膏滋方的最好时令。

陈可冀六种补法:

调补法。适用于脾胃功能减退者,方剂如五味异功散、资生丸类。

平补法。适用于各种虚损及气血不足者,方剂如四君、四物、薯蓣丸类。

清补法。适用于温病后津液耗伤者,方剂如叶氏养胃汤、大补阴丸类。

④温补法。适用于脏腑阳虚者,方剂如理中汤、肾气丸类。

峻补法。适用于垂危虚极病人,方剂如独参汤、集灵膏等。

食补法。适用于大病之后要复原者,方剂如扁豆红枣粥、乌鸡白凤丸类。

辨证归纳为十类:

(1)滋阴药,如玄参、白芍、知母等。

(2)潜镇药,如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等。

(3)清热药,如龙胆草、夏枯草、黄连、黄芩等。

(4)补益肝肾药,如熟地、枸杞子、龟板等。

(5)平肝熄风药,如天麻、钩藤、菊花、羚羊角等。

(6)祛风通络药,如地龙、牛膝、秦艽、桑枝等。

(7)养心安神药,如茯苓、夜交藤、酸枣仁等。

(8)豁痰药,如半夏、南星、贝母、竹茹等。

(9)化瘀药,如川芎、桃仁、益母草、鸡血藤等。

(10)温阳药,如杜仲、续断、仙茅、仙灵牌等。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请锁定我的中医问诊工作室(ahpufa)


医路日记48:治疗脾胃病的十四种方法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医路日记48:治疗脾胃病的十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