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有一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因为住的近,明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邻居会比住的远的远亲可能更加熟悉些。

作为从小在大院里长大的我,从小与邻居都保持着很好的“交流”。小时候,住在筒子楼里时,我最喜欢把饭菜端到公用走廊兼阳台的地方,坐在小板凳上吃饭了,不仅凉快,而且还可以看到隔壁邻居叔叔阿姨家的一举一动,不时还会和楼下的小伙伴打个招呼,挺有意思的。

后来,我们搬到了新盖的四层家属楼里,左右邻居都是爷爷和爸爸单位的同事,也是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一定要打声招呼,王叔早,赵大爷你好,齐奶浇花呢?不知道是因为建筑质量的问题,还是因为家里太安静了,在新盖的家属楼里,夜深人静时,邻居的叔叔阿姨们的吵架声,总是听起来格外真亮。有时还会伴随着摔碗声,撕扯声,大呼救命啊的声音,每到此时妈妈就会跟爸爸说,要不,你上去看看?打的挺厉害的,别出人命了。开始我爸也会去看看,后来有几次那个原以为是被害者的阿姨竟然骂起了来劝架的爸爸,那之后爸妈和全楼的人就不再去拉架了。

再后来,家庭卡拉OK开始普及,几乎每家都会搞一个DVD和麦克风,就着伴奏,引吭高歌。听隔壁邻居的高歌,是听不到伴奏乐曲声的,只能听到那跑调的嘶吼。因为都是大院里的,虽然听的心烦意乱,也只能冷笑一声,拿起爸爸的螺丝刀静静的敲响暖气片。敲暖气片这事儿,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但是好像还挺管用,基本上你家一敲,整个楼都会跟着响起来,并且其他家也会跟着敲击起来。此时那嘶吼的卡拉OK,就会收敛一些。那时电视里常常放些抗日神剧,上初中的我,甚至想敲击暖气片是不是也能像发电报一样,敲击出内容呢?因此还着迷的敲过什么三长两短,两长三短之类呢。

现在是零点了,我们楼上的可爱邻居现在正在和朋友引吭高歌中。他们是从8点多开始的。先是大声说笑,后是拖动椅子,现在是大合唱。十点半的时候,她说,他们有完没完啦,好像是想让我上去交涉一番。作为从小就在楼房里与邻居们周旋的“资深邻居”,现在上去与其交涉,有两个结果,一,先说对不起,会一时收敛,过后就由继续了,二,敲开门直接给你一个咋洗啥事儿的表情,再配上“在我自己家,你管的着吗?”的对白,然后怦然关门,进屋继续高声说笑并会有节奏的拖动桌椅或者跺脚。对此,你可能气的要报警,但是拿他们没啥办法,今后楼上还是会时不时的跺跺脚拖拖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邻居你没有办法选择,但是你可以选择要住的房子。这也是很多人挑房时,务求找到一个“高档小区”的原因吧。因为住在这个小区里的邻居们,应该可能大概也许说不定,会“高档”一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