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临场翻译技巧(一)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通顺、优美,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为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因篇幅限制,将分为三次进行分享)。

一、加。

        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

        (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

        (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

        对于“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利”的意思;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只有“作”的意思;

        (4)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出入”在本文中只有“入”的意思;

        (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饥穰”只有“饥”的意思;

        (6)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乘。

        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示数目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文言文临场翻译技巧(一)_第1张图片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言文临场翻译技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