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在给《文心》做序的时候说,自己曾在中学里教过五年国文,觉得(写作)有三大困难:
第一,无论是读是作,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需要。第二,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
本想说,好在先生不在我们这个年代,不知道现在的人多浮躁,转念一想,哪个年代不是?哪个人不是?
谁都经历过急功近利的时候,不过是渴望获得存在感罢了,自卑的人总喜欢寻求一些身外物。
今日拜读《文心》,觉得那个年代的人甚是可爱,读书的人大多是想读书的,那个年代对知识的渴望也最纯、最浓,不是说如今不足,只是现在对知识需求感更重一些,渴望是内心驱动的主动行为,而需求感是外在逼迫不得不为之。
很多人甚至没有问过自己,拼命追求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
1.
周乐华和张大文是初中一年生,预习鲁迅的《秋夜》时,提出了很多问题。
我也是读了这篇才知道读一篇文章需要问那么多问题——
“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天空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从前我只知道读书,不是不求甚解,而是不知道要求解什么。
周乐华的父亲的回答让我影响深刻:景物是外面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
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更好的体会别人文章里面同样的感觉。
当时正是八九月的初秋,周乐华、张大文还有周乐华父母一起到庭院里纳凉,“这时月亮还尚未出来,星儿在空中闪烁着”,天空,越是深秋,天气愈清,夜晚的天空愈高,有时候真的会高的奇怪,还要蓝,有时真的非常之蓝。
他们看到了,然后就懂了。
读文章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非得要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我也试着感受北京的夜晚。
南方有一种茅草,锯齿状叶边,你若不小心划拉一下,手准出一道细细的血印,一点也不含糊,北京的风也是如此。
它只是不让你有血痕,那吹在皮肤上的感觉好像千万把锋利的锯齿迅速划过。
这个时候羽绒服就好像战士的铠甲,挡住了千万利箭侵袭,牛仔裤就做不到。
等红绿灯的时候,有两辆出租车想要停下来,他们以为我要坐车,夜晚拉一单不容易吧,所以但凡有一丝可能他们都不放过,若是白天,会不会吼上两嗓子,问我去哪?晚上却没有。
耳机里电台播到了《梦里水乡》,几年前的深冬我去了古镇,不是旺季,晚上九点多,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了,青石板的路,昏暗的街灯,小桥流水乌篷船,还有白墙黛瓦的人家,在黑暗中只有一个隐约的轮廓。
南方的冬天,没有这么日日强烈的北风。
若是有,那是该要下雪了……
2.
说到写文章,国文老师王仰之一并没有直接给大家题目、直接教怎么写,而是让大家放下笔:
“诸君且放下手里的笔,这是第一次作文。关于作文,我要和你们谈几句话。现在我问:再怎样的情形之下,我们才提起笔来作文呢?”
“写信的时候”、“想要大家知道自己的意见”、“记录经历”、“感觉”……先生对于回答一直在点头,眼里也是欣慰的目光,那个时候的老师学生真的是尊重彼此的,当然了,这是作者期待见到的状态,也未必是真的。
先生接连发问:
“……这样看来,作文是无所谓的玩意儿吗?”
“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吗?”
“那是什么?”
学生中间有个叫朱志青的回答:“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
先生怕大家不理解,给大家解释:“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是我们每个写文章的人都需要牢牢记住的。
很多人写文章,都是先写标题,然后写内容,王先生说“依自然顺序,一定要先有内容,后有题目。”这当然不是说,你将全文都写好了之后再编一个标题,而是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之后,才会萌生写什么的意思。
看到的、想到的就是内容,写什么就是标题。
比如,看见了新开的蔷薇,心里有好多欢喜的情意要写出来,才想起《新开的蔷薇》这个题目。
对于看到题目,再去搜集内容,这是一件非常颠倒的事情。
做了这么长的铺垫,先生开始问大家初秋的滋味。
一位胖胖的学生很自然的谈到了牵牛花,那是他们家院子里种的,爬得满墙都是,白的、紫的、粉红的。前些时候,早晨才开的花,经太阳光一照就倒下头来,叶子也软垂垂的。一场秋雨之后,已经十点钟光景,墙上的牵牛花还是一朵朵向上张着口。
我看完这段,不得不叹服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换做我,那是没办法发现的。
记得老家屋后,父亲专为我辟了一处小花坛,半圆形的花坛一面悬着,足有半人高,而边缘正种着白色的小雏菊,它们并非个个挺立,而是从花坛斜伸到地面,花开的时候正是向阳面,像是斜铺了一层毯子,由绿变白。
而我总忽略它绿色的模样,每次发现的时候,小雏菊都已经盛开到热闹的不行的状态。
当真是一幅“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景象。
3.
以上,序言兼前三篇读后感,包含文章语句摘选、观点摘选、个人感想,予以作文以记之。
期待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