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命运的三类因素”等5条 (功课170623)

目录
一、《新科学家》| 压力诱发身体炎症
二、决定命运的三类因素
三、你的冲动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
四、上游泳课并不能“防溺水”
五、最高统治者的“无谬性”


一、《新科学家》| 压力诱发身体炎症

“决定命运的三类因素”等5条 (功课170623)_第1张图片
《新科学家》6月17日刊 文章:Don’t Burn Out—How Stress Attacks Your Body—And How to Fight Back 作者:Caroline Williams

| 压力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文章指出,压力最大的问题是它会诱发身体炎症,不仅是急性炎症,还有经常被忽视的慢性炎症。

虽然直到现在,科学家依然没找到压力是如何诱发身体炎症的,但通过大量实验,科学家确实发现,压力是身体炎症的最大诱因。

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 Nicolas Rohleder,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无论是处在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压力下,不管压力是大还是小,这类人群体内的炎症因子都会比别人多。

| 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来得快。比如不小心把脚踝扭伤了,瞬间就肿了,这就是有炎症。急性炎症来得快,只要控制好,去得也快。

更可怕的,是压力诱发的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最可怕的一点是,你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体里已有炎症了。慢性炎症在体内持续的时间越长,未来引发的问题就越多。

比如心脏病。一项针对300人、耗时三年的研究发现,那些工作压力大的人,或者从事高压脑力工作的人,体内的炎症因子更多,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高。体内一直有炎症会导致各种问题,长期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引发心脏病或中风。

比如说抑郁症。慢性炎症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其有时会伴随以下症状:疲惫、心神不宁、食欲不振。这些都和抑郁症的症状十分相似。

目前已有研究者开始考虑慢性炎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了,甚至有研究者做出猜测,如果抑郁症是因为体内有炎症而产生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抗抑郁的药都不是那么有效果了,因为这些药没有消炎的作用。

| 如何抵抗压力带来的慢性炎症

首先,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对健康之所以重要,是首先,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对健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脂肪可以存储大量的炎症因子,脂肪越多,存储的炎症因子就越多,导致身体产生慢性炎症。

其次,每周吃三次油性鱼类。金枪鱼、鲑鱼、鲭鱼、鲱鱼、沙丁鱼等都是油性鱼类。这类鱼富含人体不能产生的Omega-3 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消炎有极大好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也很有好处,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第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文章建议,一定要少吃高糖高油食物,因为这种过度加工的食物,与炎症有很大关联。尤其是高糖食物,轻则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重则会引发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最后,坚持运动。有些人认为运动一定要长时间,文章指出,不一定。哪怕每天散步20分钟,都会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作者特意提到拉伸运动。研究者曾用老鼠做实验,这些老鼠的后背都有炎症,研究者一天两次帮助这些老鼠拉伸有炎症的肌肉,结果发现,拉伸运动刺激老鼠体内分泌了更多的消炎因子,有炎症的部位恢复得更快。

打坐有拉伸运动的效果。

本期金句:

运动是最好的消炎药。

Exercise is completely anti-inflammatory.

——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

有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越看重自己个人的幸福,我们获得的不是满足感,而是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其实就是我们如果在追求简单的个人的幸福而没有意义的时候,会给你生活带来这种失落的感受。不过还有另一个实验结果就更让我们意外,那是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我们只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但是没有追求意义的话,我们的身体反而会表现出一种跟压力有关的基因模式,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会激发炎症反应,而这种炎症的反应如果持续久了以后就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心脏病、癌症等都和这种慢性炎症有关。
花时间思考自己能对别人有什么样的价值,然后把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和这种价值结合在一起,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你充满电了吗?》




二、决定命运的三类因素

第一类,环境决定:他们完全活在自己的下意识、潜意识、基因和环境的设定里。

弗洛伊德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把一个人催眠,给他指令,拿着雨伞去另一个房间;然后在另一个房间把他唤醒,让他解释为什么你会拿着雨伞?(很明显,其实这是他潜意识的指令。)但是大部分人都都会解释成“我怕下雨”或者“我想试试看是不是雨伞好用”。

他们每天做的所谓“自我判断”,也是大脑帮他们处理好,他们只是在解释。他们的选择标准是“感觉好不好”“是不是符合我下意识的设定”。而感受和下意识完全被基因和社会操控着,他们只是一个载体。

他们对于自己的性格、倾向和需求一无所知,一旦外界评价和自己的内在倾向冲突,他们就很痛苦,同时也很无奈。很多酸爽的、小情小调的文学作品就在这个层次。

对于这类人来说,毋庸置疑,是环境决定了命运。

也就是得过且过了,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主动作为。

第二类,个性决定:他们开始有“我”的意识、理解自己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不再是 Nobody,而是ME。

他们通过大量的自我探索,理解自己的行为倾向、潜意识需求,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就好像这一周我们谈到的关于性格的各种解释一样。他们根据“什么是适合我的?”来做选择。

他们会思考什么是适合我的风格、工作、形象、表达方式?他们会持续地探索性格、培养优势、满足需求、进入到让自己最自然而然的领域去。个性人的主要目标就是“活出自我,找到适合的位置,把天赋发挥到极致、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

对于这类人来说,是性格决定命运。

开始思考人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

第三类,使命决定(从ME到WE)。他们意识到个体是会消亡的,需要有更久远,更有意义的东西流传和影响世界,那就是“改变身边人的生活”,这种超越个体的目标,称为使命。

彼得·德鲁克年轻的时候随父亲拜访年老的经济学家熊彼得,他父亲问这位经济学大师:

“你现在还会想别人要怎么记得你吗?”

“当然,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现在我希望以后的人记得我是经济学的老师,一位很会教学生的老师。”

德鲁克的父亲听到这个答案感到惊讶,熊彼得继续说:

“到我这个年纪,才慢慢体会到,只让被人记得你的理论著作,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而有所不同,这样才算是有作为。

“让其他人的生活因你的行动而有所不同”是熊彼得赋予自己的使命。

超越个体需求的目标,往往需要除了天赋以外更多的特质和能力。这种选择需要打磨和优化自己的性格,发挥自己的优势,调整自己的劣势。如果实在做不好,就要打开心量邀请他人来合作,让别人用你不舒服的方式来工作,这也需要磨炼。

这过程非常痛苦,很多时候需要逆着自己的天性来,但是因为他们目标感足够强,价值感足够大,所以他们也愿意跨出这一步——不怕痛苦,就怕痛苦得没有价值。

超越小我。引用那句我很喜欢的话:“幸福就是成为比你自己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
如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生死。做为个体的自我迟早是要灰飞烟灭的,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了无意义。但如果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贡献,你的生命就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了,个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总结。

有人可能在吃穿上毫无所谓,是个“环境人”,在玩乐上随心所欲,是个“个性人”;但是在自己真正看重的事情上,马上精光四射、认真死磕、差不得分毫,这一面就是“使命人”。

这三类人,一种是环境决定命运、一种是个性决定命运、一种是使命决定命运。

第一种人占了绝大部分;第二种人大概有20%,是活得自我自在的人;第三种人则属于人群中的少数。

如果你要创业,你可能需要瞄准第一群人的大众市场;拉拢第二群人,他们一般是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你要整合第三群人,与他们形成伙伴关系。

自我探索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帮你从第一种人走向第二种人,理解了什么( What )对自己是重要的,如何( How )使用自己。但是一旦你完成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比 what 更重要的,是 so what 。知道了自己的性格倾向,你到底是去适应,还是去改变?

你出生在这个时代,被赋予这种天赋、遇到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境遇,那么你到底要成为谁,为世界留下些什么呢?这种人生的意义感,不是随大流、也不是看个性、而是你自己给自己赋予的。

从 Nobody 到 Me,最后再到 We ——自我成长之路,就是从第一种人到第三种人,逐渐扩大对自己命运把握能力的过程。

——古典《选择决定命运,什么决定选择? 35-4》




三、你的冲动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也许你不知道,任何人在做一件他认为值得的事时,头脑中都在分泌多巴胺及其他一些神经物质。多巴胺是什么?就是一种能让你产生“爽”的感觉的神经物质。所以庸俗地说,人就是为了“爽”而活着,当你感到爽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得刚好合适,人就会感到充满活力,健康快乐,很有干劲。比如我们看足球时的哈哈大笑,吃美味大餐时的兴高采烈,其实都是多巴胺的功劳。

不过上帝也怕我们爽翻了,所以每个人出生以后,脑子里都会分泌一种平衡性的化学物质,防止你多巴胺分泌过多。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个平衡机制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平衡点是不同的,而这个平衡点的高低取决于基因的差异。影响这个平衡点水平的基因就叫“D4基因”,大约会有20%的人在这个基因上出现突变。“D4基因”的突变就会改变人分泌神经物质的机制,也会改变人对于新鲜感的判断,更直接地说,他们的冲动水平会不同,所以“D4基因”也被称为“新鲜感基因”。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D4基因”呢?因为我想告诉你,发生过突变的人和没有发生过突变的人,他们追求新鲜感的冲动会不一样,由此人也可以被分为两类。那怎么区分这两类人呢?

我们回到一个经典实验,假定你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桌上放着500块钱,然后给你两个选项:

你扔一次硬币,如果扔出来是正面,你就把500块钱拿走,但如果扔出来的是反面,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你不用扔硬币,直接拿走250块钱。

你会选哪个选项?

过去,在经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支配人类认知研究的时候,学者们只能靠做实验来观测人的行为,经过大量实验后发现有八成的人会选择放弃扔硬币,安全地当个“二百五十块”,因为不用冒风险嘛,但还有两成人会选择扔硬币搏一下。

经典心理学是个概率科学,只要在概率上多数人的选择呈现出某种规律,心理学上就接受这个规律。但是基因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进展改变了经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者有机会用更现代的方法研究那些喜欢搏一下的人,结果就发现,喜欢搏一下很可能跟他的基因有关,当然,也还会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于是学者们就明确地提出:选择当“250块”的人和“非250块”的人其实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选择250块的是常人,常人不容易产生冲动,常人想事情的方式就是用稳稳当当的250块钱收入作为基准,然后再思考用50%的风险去换另外250块钱值不值。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值,但是有冲动基因的人就不这么看,他内心有着抑制不住的冲动,去追求潜在的500块钱,更何况50%在他看来已经是很大的机会。讲到这儿,你也许就能理解我讲基因的意义了。

最简单地说,如果你想办企业,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做法会不一样。

——宁向东《009讲:冲动基因|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冒险》

自测为常人。
极端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基因和环境的配合。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其实是成功的近义词,两者都意味着要走极端。——万维钢《日课203丨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四、上游泳课并不能“防溺水”

现在很多人认为让小孩上游泳课可以防止溺水,而事实恰恰相反。

本来普通人如果不游泳,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掉到水里,但给小孩上的游泳课都把“防溺水”当做卖点 —— 也许作为家长,本能地就希望孩子能多一项求生的技能。美国68%的家长认为小孩学游泳应该从3岁就开始。美国红十字会也建议,为了防止儿童溺水,应该让儿童去学相应年龄的游泳课。但是事实上,统计显示,三分之二溺水而死的儿童都是游泳游得很好的小孩。

加拿大一个专门研究儿童安全的教授说,我们对游泳课的理解就错了。

游泳课解决的不是防淹死的问题。游泳课的作用是让小孩对水产生舒适感、不怕水,能浮起来、能游起来。这些都是常规的技能。

但是防淹死,是另外一套技能。

防淹死的技能,是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技能。累了游不动了,抽筋了,受伤了,穿了衣服下水不舒服……这些时候他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才是防淹死的技能。

面对这些意外状况,孩子能不能保持镇定,能不能不慌乱,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能不能屏住呼吸几秒钟,这些技能是普通游泳课不教的。

莫耶并不反对让4岁以下孩子游泳,她是呼吁人们重视安全问题。莫耶的儿子现在六岁了,她给请了个私人游泳教练。

莫耶说,家长给小孩上了普通游泳课,可能会有一个过度自信的负面作用。家长会觉得现在孩子已经会游泳了,跟孩子各游各的 —— 结果就和她自己以前一样,可能会导致危险。

——万维钢《日课216丨经验 = 对小概率意外的熟悉程度》




五、最高统治者的“无谬性”

说句题外话,最高统治者的“无谬性”是一个普世性的问题,因为人性里边都有奴性,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强者靠拢,所以即便到了今天,全世界的青少年都会有很疯狂的偶像崇拜,而偶像明星也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形象一旦有了污点,精神感召力就会大打折扣。中国古人也遇到过这种问题,给出的解决思路就是让皇帝和政府有适度的分离,让皇帝脱离具体政务。这样的话,一旦有了坏政策,民怨沸腾了,宰相就会出来当替罪羊,丝毫无损于皇帝的权威。但在中国的政治结构里,要达到这种效果,基本要靠皇帝自觉,只不过皇帝手握那么大的权力,实在很难有这种自觉性。

英国人后来真的搞出来了“国王不谬性”,那就是一场“光荣革命”打造出来的君主立宪制。


——熊逸《13.4 | 《利维坦》诞生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决定命运的三类因素”等5条 (功课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