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

每到端午节,我们华夏儿女一般会想起两个关键词:

 粽子、屈原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1张图片

熟悉我们文章的朋友可能有印象,之前我们聊到过关于古代中国的“过节习惯”,简单的总结就是“月与日数字相同的日子多为节日”,比如1月1日元旦、春节;3月3日上巳节;7月7日七夕节;9月9日重阳节。而这其中就有5月5日-端午节。

所以我们再重申一次:

端午节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立的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2张图片

尽管我们过端午节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但这位选择的端午节投江的爱国主义诗人,仍然值得被我们铭记。

可是小鼬最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知道屈原的人多、了解屈原的人少;知道屈原投江的人多,了解他为何而投江的人少。

出于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的尊重,小鼬今天就带各位一起了解下屈原的人生经历,共同分析一下他最终投江的原因。

开局很精彩,中期很萎靡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

先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

屈原不姓屈。

实际上他姓芈、氏屈、名平、字原。也就是说如果放到现代,我们都得叫他一声

“芈屈平”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3张图片

之所以称他屈原,主要是因为过去姓与氏是分开的,古代讲究“同姓不同婚”,因此一般只有谈婚论嫁时姑娘才会使用自己的姓,而为了避免麻烦,大家都以氏相称了。

屈原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是一个文采斐然且忧国忧民的诗人,但他一生却遭遇过两次放逐。分析其原因,小鼬认为和他少年得志的经历,以及耿直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屈原在《离骚》中提到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老子出生在吉年吉月吉日,还是高官子弟,根正苗红!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4张图片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也提到过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也就是说,屈原早年的经历俨然是一副人生赢家的架势,出身高贵、身居高位,但可惜的是,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屈原的顺景很快就截止了。

当时,屈原所在的楚国经常被强大的秦国压制,只能和旁边的齐国抱团取暖对抗大秦帝国。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5张图片

本来这样的关系是比较平衡的,可当局者迷,在绝境当中的人总是习惯抱有幻想,于是楚国的国君和领导人犯傻了。

秦昭襄王即位以后,他装作十分礼貌地给楚怀王写了封信,邀请他去面谈,共商结盟事宜。

现在来看这明摆着是一个圈套,聪明的屈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套用《至暗时刻》里丘吉尔痛斥国会的那句经典台词来说就是:

还要我说多少遍!当你的脑袋在老虎嘴里的时候,你是没有机会跟他讲条件的!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6张图片

是啊,秦昭襄王这个局摆明了是要吃定你:

你接受我的邀请,我就绑架你,想回去你就割地、送钱,还省得我动手;

不接受我的邀请,我就拍桌子,就当你看不起我,我就发兵殴打楚国。

都被人这么欺负了,还能忍得了呢?

结果楚怀王还真忍得了,在皇子子兰的教唆下,屈原的观点被驳回,楚怀王乖乖去了,然后就...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7张图片

按理说面对秦国这个局,正常人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种:

去=认怂=做好了割地准备=花钱买平安

不去=背水一战=不怕你丫的=威武不能屈

结果你猜楚怀王怎么玩的?

他去了,然后在人家地盘威武不能屈,最后抑郁而终。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8张图片

楚怀王没了,楚国太子即位,当时那个和屈原持相反的意见的子兰成了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这......甚至让人怀疑,把楚怀王劝去秦昭襄王那里,然后拥立新王,说不准真是太子和子兰的奸计。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9张图片

但执拗的屈原怎么可能妥协?他时不时地就会指出子兰当时愚蠢的建议,反复提醒大家楚怀王这俩儿子把父亲推入火坑的事实,于是,他被流放了。

到底为何投江

了解了屈原的前半生,下面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他后来投江的具体原因了。

对于这个问题,明代以前的记载都很统一。反而是在近代,某些人出于某种需要,戏剧化了屈原投江的原因。

比如郭沫若《屈原研究》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都提到“单单的放逐与不得志不足以成其自杀的原因,他之所以年老而自杀,是有国破家亡的情况存在的。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10张图片

游国恩的《屈原作品介绍》中也讲到“秦兵大至、攻占巫都、情势险恶、眼见就要做敌国俘虏”,所以才流徙洞庭、长沙,愤然投于泪罗江中。

这两种说法,这么多年来几乎被视为“官方解释”,因为它十分适合用来推崇“爱国救亡”精神。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首先,司马迁在史记上描绘屈原投江前,引述了《渔父》一文,里面提到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意思就是:“要让老子这朵白莲花被他们玷污,还不如我自己跳江!”。

并且,在司马迁的描述中,屈原投江前的楚国“顷襄王受谗臣当政、君王昏乱”,并没有所谓的国灭家亡。

而屈原投江之后,司马迁却特意加上了“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这句话。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的笔下,白起破郢发生在屈原投江之后。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11张图片

司马迁以后提到屈原投江的汉代名人,分别有班固、王逸等人,在他们的笔下屈原投江原因也都是类似“世皆醉、我独醒,不忍见于世,宁投渊而死”这样的描述。

作为距离屈原所处时代最近的汉朝文学家,他们笔下的屈原,可信度显然是很高的。

《哀郢》也很灭国无关

提起屈原,白起可能是最委屈的人。

因为很多人认为:白起攻破了郢都之后,不仅逼死了屈原,还让他在死前留下了一首“闻者流泪见者伤心”的诗文---《哀郢》。

在他们眼里,当时屈原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12张图片

啊!白起灭了我的国都啊!这可怎么办啊!我不想成为俘虏啊!我写首诗表达胸中的悲痛之后,就要和我的国家一起死去啊!

这逻辑虽然说挺通顺的,但只要多借鉴一些资料就能发现这事不对。

首先《哀郢》的第二句就交代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一句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东迁。

根据历史记载,在郢都被攻破之后,顷襄王是迁于陈城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13张图片

而《哀郢》中他们是东迁,东迁是去哪里呢?是夏浦、鄂渚,明显与陈城不符。

其次,我们上文讲过,屈原因为得罪了两位太子党,早早就被放逐了,秦军破郢的时候城里哪来的屈原?

而且假若真的“郢都沦陷”,流亡的只能是“弃郢东迁的顷襄王君臣”。从文献记载来看,战国之时的战争,并没有战败方“人民”大量逃亡之事。他们没有船、没有车马没有条件逃亡。他们没有钱财,逃出去也要饿死。

只有“非罪而遭弃逐”的屈原,才与家室“离散而相失”;

可见《哀郢》所记不是“郢都沦陷”时的逃难,而是顷襄王初年“怒迁”屈原。

因此,一句话解释屈原投江的原因,那就是:

长期放逐、身心交瘁,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少年成名、老年自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_第14张图片

可即便屈原的投江不是为了“殉国难”,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形象。他是激愤于昏君佞臣、不忍亲眼见证国家的灭亡才拼将一死,希望以此唤醒昏君,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一次救国的尝试,因此我们不必为他的死去虚构那些符合某一时期审美的故事,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本来就很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就算你是郭沫若,这话说得我也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