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中文系

笔者作为一名即将大二的中文系学生,在读中文一年来的日子里,经常会遇到很多人对中文系表示好奇。他们有的是梦想去中文系的高中生,有的是即将进入中文系的大一新生,有的是想学中文但是迫于就业或者家人的压力学了别的专业的同学,也有的是纯粹的文学爱好者。笔者想用这篇文章来粗浅地谈一下自己读中文一年来的经历与感受,由于笔力有限,经验尚浅,做不到笔底烟花,高屋建瓴,权当博君一笑尔。

由于进入中文系是笔者小学五年级就树立的目标,业已实现,喜不自胜。因此笔者对专业本身难免会有失偏颇,在此文中便不对专业本身发表评价,只谈事实。

我们的课程

在大一的一年当中,我们结束了二十八门课程,其中有七门是专业课程,分别是民俗学概论、影视文学、石油企业秘书写作、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

民俗学概论主要讲的是民间风俗,民间风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传统节日,饮食,建筑,服饰等等这些具体的东西来了解他们背后抽象的文化。

影视文学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也差不多是我们专业最受欢迎的课程了。我们学习电影的发展史、怎样欣赏电影以及电影的创作手法这一类内容。基本上一节课看一部电影,这门课程结束后,大部分经典电影都被我们看完了。我们的学期作业是以半个班级为单位拍摄一部微电影。

石油企业秘书写作这门课程说来就有些尴尬了,可能全中国只有我们学校有这门课程了。因为我们学校是一所石油大学,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强调“特色”,本来这么不具有普遍性的课程是不应该拿出来说的,但是听到学姐说这门课程的很多内容和我们下学期要学的秘书学概论的内容基本都是重合的,所以在本文中我把它当成部分秘书学概论来介绍。课程内容就是秘书的起源发展,秘书工作的性质,秘书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内容。

现代汉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考研会用得到。要想学得精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学语音的形成、元音、辅音、音节和音节结构、声调、语流音变、轻重音和语调、音位和区别特征、语素、词、词汇、语法以及文字的起源与发展等等有关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一门我比较喜欢的课程,看课程的名字就知道,我们学的都是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题材上诗、文、赋、词、戏曲、小说等各体兼备,时间上从先秦直到清代末年。我们的任务就是背诵经典名篇,学会赏析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主要讲的就是1917年到1997年之间的文学,几场文学运动和几位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我们现代文学史老师给我们列出的书单如下:

一、必读书目

小说:

鲁  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伤逝》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郁达夫:《沉沦》

茅  盾:《子夜》

老  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巴  金:《家》、《寒夜》

丁  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沈从文:《边城》

钱钟书:《围城》

萧  红: 《生死场》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孙  犁:《荷花淀》

周立波:《暴风骤雨》

诗歌:

郭沫若:《凤凰涅槃》、《天狗》

闻一多:《红烛》、《死水》

徐志摩:《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偶然》

李金发:《弃妇》

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

艾  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手推车》

散文: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

梁实秋:《雅舍小品》

林语堂:《语堂随笔》

朱自清:《踪迹》、《背影》

戏剧:

曹  禺:《雷雨》

二、选读书目

鲁  迅:《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郭沫若:《女神》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

茅  盾:《蚀》、《霜叶红于二月花》

老  舍:《离婚》、《月牙儿》、《二马》、《断魂枪》

巴  金:《憩园》

叶圣陶:《倪焕之》

废  名(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沈从文:《萧萧》、《八骏图》

柔  石:《为奴隶的母亲》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茅  盾:《林家铺子》

萧  红: 《呼兰河传》

郁达夫:《迟桂花》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曹  禺:《日出》

王鲁彦:《黄金》

夏  衍:《上海屋檐下》

田  汉:《获虎之夜》

三、学术期刊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争鸣》、《作品与争鸣》、《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收获》、《花城》

四、参考书目

《中国新文学大系》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写作这门课程不包括文学作品的写作,主要是计划、通知、通告、请示、报告、活动策划书、演讲稿、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的写作。主要学习它们的性质和写作格式。

中文不等于文学

肯定会有很多人对这句话产生疑问,中文也叫汉语言文学,怎么就不等于文学了呢?其实从我们的课程安排上就不难看出,我前面提到过,我们大一一共结束了二十八门课程,其中专业课七门,专业课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专业课中与文学直接相关的课程只有两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在我大一期间学校所能给我们中文系提供的文学学习机会只占总学习量的十四分之一。由于计算机英语这类基础性课程的课时比较多,所以这个概率大概还不到十四分之一。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总体成绩优异的学生们专业能力却不强的原因了。其实我一开始看到这样的课程安排是失望的,满心期待的中文系竟然和文学的关联性这么小,但是后来我渐渐想通了,中文是一个专业,学习的是技能,不管怎么说中文和其他专业相比与文学的相关性还是最强的了。至少它可以为我们自主的文学学习提供一个较系统的方案,指出一个较正确的方向。

作家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

我想很多想进入中文系的朋友应该都是有一个当作家的梦想。我进入中文系的初衷也是如此。但是从我前面提到的课程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我们还没有一门课程是培养文学类作品的写作能力的。据我们某位专业课老师说,在我们以后的课程当中也不会有这种课程,在全国大多数大学的中文系中都没有专门培养文学类作品写作能力的课程。从我上大学开始,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靠自己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写作得来的,在写作这一面靠的都是自觉。我们专业有被迫调剂到这里的同学,不喜欢文学,不喜欢写作,一年的时间里一篇文章也没有写,一本书也没有读,但是这也并不妨碍他们优异的学习成绩。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文专业的著名作家少之又少,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是非中文专业的。因此能培养出作家的不是学校,而是社会。你有生活经历,你有感悟,你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就算你不是中文系的,也有成为作家的可能。我想了很久,大概中文专业为它的学生提供的创作方面的帮助是间接的引导。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我们生而自由,而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与君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所不知道的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