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买包,这事儿很重要吗?

包自然是要买的,不然女人出街那么东西往哪里放呢,这里要讨论的是要不要买奢侈品牌的手袋。

从前我是很热衷于此的。

我觉得买包是热爱生活、激励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爱包的女人似乎活得比较热气腾腾,她们乐此不疲的分享着打折信息,互通有无,乐于助人。还掌握最新流行趋势和穿着方法,当季的新款设计上有哪些变化都逃不过火眼金睛,怎么搭配也能细数一二。一般也非常热爱旅行,飞到世界各地去带回那个独一无二的包。

自己给自己买包的意义更重大。一次小小的升职,花重金奖励自己一个新包,哪怕只能挤地铁,那也是自己奋斗换来的,背都比旁人挺得直一些,良性循环的激励就此开始。

往深刻一点说,去探究包包背后的来历,就像看到了一部浓缩的历史。比如20世纪30年代国际联盟对墨索里尼掌权的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造成供应短缺,所以Gucci采用了帆布和竹节来做包包,沿用至今。再比如欧洲女性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只用手拿包,因为需要显得淑女而优雅,直到1955年2月,世界上第一款肩背包Chanel 2.55手袋诞生,女性才能完全空出手来,变相宣告了女性的独立。

关于各种经典包的来历也很有趣,如果你爱那些传奇的女人,那么也一定会想知道她们和包的小故事。有一次在飞机上,Jane Birkin用来装东西的篮子被她的先生弄坏了,物品散落一地,她的狼狈被邻座的爱马仕CEO看在眼里,后来设计了一款有内袋的手袋,可以更好的收纳,并以她的名字命名,这就是铂金包的来历。

买不买包,这事儿很重要吗?_第1张图片
(插画来自:Megan Hess)

毋庸置疑,包是可以陪伴着自己成长的。读书那会儿只能买得起入门级,用的是帆布手袋或尼龙包,每天上课下课,出入图书馆,日子久了底部都出现了磨痕,之后当做旅行包也挺合用。出来工作之后,包包便升级换代了,入手了一个编织带小牛皮的手袋,敞口,钱包、手机、记事本都能放下,天天背着也不腻。蜜月之时,买了一个帆布斜跨小包,轻松自在,一路欢声笑语。再往后,也许就要用到妈咪包了?回头看看这一路来背过的包,每一个都代表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不可复制,也不可再来。

这样看来,买包确实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却也有特别没意思的部分。

不知怎么,买名牌手袋越来越有种暮气沉沉之感了。

近年来国内似乎很流行“名媛风”,这股风潮从台湾传入内地,二十出头女生的无论怎样打扮,一定要以名牌手袋为核心,如此一来整个造型就不会坍塌到哪去。多像到蓝色茉莉里的Jasmine,落魄之时也绝对不会忘记那Birkin手袋,那是她最后的筹码。然而她毕竟也是没落的阔太,芳龄四十多,二十多岁的姑娘们热衷这样装扮还是老气横秋了些。

暮气之外,“愚蠢”二字也时时萦绕在心。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各类must-have的榜单一天都能见上好几个,这背后的评论标准是什么?是博主或编辑个人的品味,是各大品牌的推广策略,抑或是手袋的畅销程度?这些都不是我买包的初衷,却多少影响我的抉择。有时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得到的是第一手流行资讯,去到店里才发现人人都在对同一只手袋趋之若鹜

明星街拍和还有英国人最爱的那套上流社会在用什么也是勾人的法子。记得我第一个奢侈品手袋是Loewe的Amazona,到现在我也有些得意,30多年的历史,品牌低调,皮质柔软,线条硬朗,撞包几率极小,这不算庸俗的品位了吧。回忆起来,下决心买的时候倒真的很俗气,只因为店员拿来凯特王妃拎着它的照片,“王妃同款”在那个时候对我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加之outlets和电商不断抢占市场,实际上就是把不想出高价的漏网之鱼给吸引过来,没人不喜欢奢侈品,只是因为贵而却步。还有不断的升级换代产品,就是为了让你不好意思再把明显的过时款式拿出门。比如刚花上近两万买的LV的链条包,新款的logo字母已经更迭成不那么赤裸和显眼的造型,我那个旧款手袋好像一个笑话似的躺在柜子里不见天日。

时尚作家Dana Thomas在《奢侈的!》(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一书里明明白白的写道:“大部分奢侈品手袋的利润是其制造成本的10-12倍。在路易威登,利润达到了制造成本的13倍。”同时也揭露了不少奢侈品牌手袋的真相,比如一些品牌手袋是由中国工厂制造,而非他们宣称的意大利手工制造。

以上之种种都会败了买包的心情,渐渐发现,大概是我把买包这事情看的太认真了。你若把包当成必不可少的配件,并且由衷欣赏设计师的设计,也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那就拿下;若是为了跟风,为了面子,则大可不必勉强下咽,回来又懊恼和后悔,大把人把帆布袋也背的令人陶醉呢。

如果真的要买,记得少在网上买,少看人家怎么推荐,多去店里逛,多亲自触摸和试背,多享受些服务才是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买不买包,这事儿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