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艺术作品集辅导雏形,是艺术留学生们在豆瓣、微博等留学生比较活跃的网站上一种互助的公益行为。大多是以答疑的形式帮助学弟学妹们绕开弯路,避开误区。
相对艺术留学机构大多是起源于2012~2013年,毕业归国的一批艺术类留学生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便出现了工作室的形式。
最开始的工作室基本都在一些小区里,条件虽然简陋,但是大家都是真诚的,为了学生的作品和申请结果不遗余力。当时的他们还比较纯粹,初衷是让国内更多的学生学到真正的设计和艺术,改变国内的艺术行业现状。那时的他们价格合理,老师专业且敬业,而且对学生是真的上心。
再看看现在的大多数机构的现状吧!
机构倒是越做越大,广告也是越来越响,装修更为高大上,学生越做越多,然而最开始的初心、初衷也有了变化。
这变化里藏匿着”七宗罪“:
罪一:“过度承诺。你想要的,都能够满足”
那种包过且进入到相应排名的套餐服务也是雨后春笋,成为各机构的主推”产品“。
你想要的老师,他们有,你想要的课程,他们有,只要你语言能达到,就能申请到你想去的学校。不过就退费,但是退费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些完全是能够cover掉所有的成本和少量利润的。对于机构来说,退费与不退费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是学生耽误的却是最好的时机和极为宝贵的时间。
更有甚者,没有相应专业的老师,也敢承诺保证申请到怎样的学校,签下来的学生先被上基础课,再在基础课期间现招收老师。
你觉得会有保障吗?
罪二:“试听课就是一场排练好的小型talk show”
试听课的时长一般时30分钟,学生通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判断这个老师的授课能力和职业操守吗?实不相瞒,其实大多数的机构,试听课以及老师配合的短期沟通,都是受过专门培训的。都是人家彩排好的。相关的负责人总结学生和家长care的点,在试听课之前跟顾问老师打好配合,准备好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到信任。
这有限的30分钟,其实看的是导师的情商而非专业度,还有顾问和导师之前的默契配合及眼神交流。
还有的机构会安排能力较强的老师给试听,但是上课的时候会说老师拍不上课,给你安排能力相当的老师,没错,这些你经历的,都可能是套路。
罪三:”海外名校官方微博微信其实都是机构的cosplay“
学生们仰慕追逐的那些海外顶级名校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小站看上去极其官方,但实则都是各个机构在背后进行运营,绕来绕去私信下来都是会给你介绍给某家机构,各种校友学姐学长,也都是市场部新媒体的运营专员。
有的互动的留言也都是机构内部人员演出的一场小戏,为的是让真正想申请名校的学生能够愿者上钩。
都是套路。
罪四:“老师的背景是可圆可方的橡皮泥”
你无法想象对于老师的背景,机构是有一定话术的,经常根据意向学生低需求去“包装”老师的背景,想申请英国,机构老师就是英国毕业的,想申请美国,机构的老师就是美国毕业的;想辅导什么专业的作品集,老师就是学什么专业的,就有什么样的案例。
更有甚者有的老师根本没有海外求学的背景,也没有在海外生活过,没有真正的申请和学习的经验,却来带学生,这样真的会让人放心吗?
这些机构都会告诉你吗?
因为老师你都是通过第三方的介绍了解到了,所以你无从判断老师背景经验的真实度,因为你没法直接联系到老师,切身感受到老师的教学能力就跟甭提了。
罪五:“那些金光闪闪的案例是真的吗?“
喜欢货比三家的学生和家长应该会发现,如果将这些机构所有机构的案例加在一起都快是整体招生人数的好几倍了,也就是说这些机构中都会或多或少都是有水分的,1个说成3个,5个说成10个的这种并不占少数。
甚者有个别机构经常愿意说诸如”我们申请到某某某学校唯一一个中国学生“、”我们今年申请到10个某名校的案例“,在案例方面还是建议学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作品集,offer这些该让机构出示的一个都不能少。
罪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现在各大机构喜欢让没有成功案例的新老师带学生,因为新老师缺乏行业经验,因此对薪资要求并不高。待老师羽翼丰满,要求提高薪资的时候,机构又会结束与老师的合作,寻找更新的老师。这样对学生的作品、申请的成功率肯定是没有保障的。
另外,几乎所有越做越大的机构,给老师的待遇都不如从前,老师拿到的薪水也越来越少,为此个大机构流失了大量的优秀导师。
还有个别机构由原来的1对1授课变成了小班授课,话术是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还有适应国外的授课环境。但是实则是降低授课的师资成本,这个细想一下都是能够想明白的。
导师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学生找不到好师,中间隔着一道墙。
罪七:“初心不在”
经由时间的发酵和利益的驱使,不少机构已经由“做教育的”有志青年变成了“做买卖的”生意人。
当年想改变国内艺术设计领域现状的初心已经变成了做行业内最大机构、销售额增长200%这样的目标。
步子大了必将会扯到蛋。
以上内容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