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人力失败点

(版权归属123图书馆123tsg.com)

1、工人不是机器人

雇主关心的是低成本,工人关心的是高工资。要是雇主和工人两方面认识到,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两者 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泰勒认为这是雇主和工人双方 “协调与合作”的基础,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 这种把工人当做机器人的做法已经大大挫伤了工人的劳动 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管理已几近失灵。而我们今天的富士康就是这样一个把泰勒的科学管理 运用的出神入化的典型,且科学管理原理在富士康运用的 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今天在富士康,精细化的分工带来的必然是工人的能动性的下降,工作对于工人来说,不是真正的劳动,而变成一种纯粹的无聊。

2、被标准化扼杀掉的社会交往

为了消减工人集体抗争,富士康有意将同一个宿舍的工 人分到不同的生产线,所以出现一个宿舍住了几个月还不认识一个人的现象。这种措施必然导致工人之间缺乏交流,集体罢工这种现象也就理所当然被扼杀在摇篮里。当然事实也证明,富士康的这种措施是有效的,富士康并没有出现集体罢工这样的事件,然而,富士康的管理者忽略了一个问题:人不是动物。富士康解决了工人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但人类还有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是当今工人也是追求个性与张扬的年代,富士康的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工人个性的压抑,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成为一种必然。

3、管理粗暴

富士康的管理者管理方法很粗暴。有相关报道称,主管辱骂、体罚员工,不尊重员工,并且时有保安搜身、殴打员工行为等。为了完成订单,企业常常不顾员工的体力和承受力,常常超长加班,而管理者缺乏对员工的关心,基层管理者常常素质极低,管理方式也极为粗暴,不尊重员工,从而使得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下降,也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4、新一代打工者的普遍焦虑

新生代打工者多为独生子女,正好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接受了不同社会的文化和知识。新生代员工的普遍特质是:注重追求个人兴趣目标和价值实现,淡化权威和权力,厌恶规则,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生代打工者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生活压力,承受着比他们前辈更多的焦虑。对于这样一群员工,管理者们不应带有太强的领导者个人色彩,应该避免英雄式、权威式领导,而采取参与式、授权式领导。

5、利益分配不公

企业内部分配公平是企业激励和留住员工的主要手段,一旦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不公平,就会产 生消极懈怠心理,影响企业效率,或者会促使员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从而造成员工流失。而在富士康企业里,由台湾派来的干部称为“台干”,而在大陆的干部称为“陆干”。台干在企业中属于强势地位,而陆干在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长期得不到提升。这种人为的地域的划分,极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和员工的稳定性。富士康曾经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 价,富士康内部400多名员工集体跳槽,造成企业内部技术 和市场的丢失。

(版权归属123图书馆123tsg.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富士康的人力失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