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大饼的和丈母娘

肖聿 2018年2月2日

1 潘金莲可以死,武大郎死不得

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病后杂谈》(写于1934年12月11日)中,写到了一种有“大愿”(如今称为“XX梦”)的人:“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读到此,我忽然想到了哲学的一个分支,叫“价值理论”。人们判断客观对象的价值,总是离不开对其“有用性”(utility)的衡量。鲁迅笔下这位“最特别的”家伙,其大愿虽不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豪情万丈,冠冕堂皇,却很朴素实在,实在得羞于启齿。

最有资格判断对象的有用性的,也许并非文人雅士,倒是野老村夫。依我看,鲁迅说的这位有大愿之人,大半不会是文人雅士。他希望世上除了他,只有一个好看的女人和一个为他们提供吃食的人。可以说,他兼顾了“为目”(“好看的姑娘”)和“为腹”(大饼)的价值观,与日本料理异曲同工。

“病后杂谈”一文见《且介亭杂文》

但以“有用性”的尺度衡量,这个“大愿”还是不够纯粹,不够极致。“为目”的那个好看姑娘可以不要(如今已发明了性爱假人),但那个卖大饼的却万万死不得。换言之,潘金莲可以死,武大郎死不得。施耐庵太糊涂了:没有武大郎,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狗男女非饿死不可。


2 火灾中的丈母娘,应最后再救

鲁迅这篇文章颇具恨世(cynicism)色彩,但与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文章一比,却不免显出几分东方人的温吞。1881年,马克•吐温写过一篇妙文,名叫《礼节套子》,其第二节名为“在火灾中”,讲的是在火灾中应救之人的先后顺序,自然也涉及了对人的价值判断。

火灾是不大不小的祸患,最怕被烧毁的当然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就像破落户到了无米下锅的窘境,家中最先卖掉换饭吃的当然是古玩字画等劳什子,最后万不得已才卖房卖地,卖儿卖女。对火灾中应救之人的价值判断亦是从高到低,从重到轻,先后有别,急缓有序。

马克•吐温先列出了火灾中“应优先予以营救”的12类女人:

1 未婚妻

2 年轻雅士对之心怀爱情,但尚未宣之于口的女子

3 姐妹

4 同母异父的姐妹

5 侄女及外甥女

6 第二代的堂表姐妹

7 有残疾的年轻女子

8 远房堂姐妹

9 体弱多病的年轻女子

10 妻子娘家的年轻女眷

11 第三代堂表姐妹及家庭成员的年轻女友

12 身份不明的年轻女子

以此为序,若林黛玉和薛宝钗同陷火场,贾宝玉应先救林黛玉,再救薛宝钗,因为黛玉之母是宝玉的姑姑(姑表亲),宝钗之母是宝玉的姨母(姨表亲),宝黛均属于“6 第二代的堂表姐妹”,但是黛玉又属于“2 年轻雅士对之心怀爱情,但尚未宣之于口的女子”,所以价值略高于宝钗,故应先救出火场。此外,这12类应救女子的一个共同点亦很有趣,那就是“年轻”。果真是“人越老,命越贱”,男人亦不例外。

最后是重头戏,请看(见我译的马克•吐温作品集《来自地球的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卖大饼的和丈母娘_第1张图片
丈母娘位列最后

“丈母娘”竟被列在了最末(即属于最不重要、最无价值的另类),甚至位于家具之后。马克•吐温对丈母娘的评价之低,简直空前绝后!

我只知道他的老婆奥莉维娅(Olivia Langdon Clemes,1845 ~1904)比他小十岁,是个墨守陈规的模范教民,自觉担任马克•吐温的道德监督,不拿薪水,频频审查丈夫的手稿,生怕上面有犯禁之言,其作用相当于天朝的新闻出版总署。我未找到马克•吐温丈母娘的照片,但找到了他老婆的:

卖大饼的和丈母娘_第2张图片
24岁时的奥莉维娅,1869年

她娘也叫奥莉维娅(Olivia Lewis Langdon. ),丈夫是富有的煤炭商人。马克•吐温大概与岳母格格不入,形同冰炭,对她无比硌应,否则便不会规定从火场中搬完家具再去救她了。

卖大饼的和丈母娘_第3张图片
马克•吐温作品集《来自地球的信》2004年版

3  诺亚方舟上没有文化艺术的位置


文摘

2017年12月28号的思想湃现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郁喆隽用趣味和实验的方式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哲学思考的空间,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哲学活动。

郁喆隽在大屏幕上放出了一个二维码,扫码进入一个选择页面。背景是:世界末日来临,地球上有27个人(分属27种不同的职业),每一个人只能带十个人走,你会选择谁?这个选择意味着你要构建人类2.0版本。

等大家选择完成后,郁喆隽随即公布了结果,“排名第一位的是外科医生,得票率93%,第二位是农夫,第三位是木匠,第四位是天体物理学家,第五位是铁匠,第六位是猎人,第七位是渔民,第八位是桥梁工程师,第九位是纺织者,第十位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第十位是神职人员。”。

“这个思想实验,近年来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好几次,每一次结果其实都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而这种结果意味着什么呢?

郁喆隽说,“人在最急迫的情况下,建立起的人类2.0的版本。在这27个职业当中,每一种职业不仅代表了人类的一种专业技能,一种职业方向,它也代表了一种人的价值观,或者一种人的文化方向”。

“对这个结果稍加分析,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些:首先,在这个实验结果中,军人、猎人、警察的高频入选,说明大家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桥梁工程师、天体物理学家的高频入选,说明大家对智力的崇尚,在活下来之余,能够保留一些智慧的种子;最后是农夫、猎人和铁匠的高频入选,说明大家对吃饭活着这件事有清醒的认知”。

然后呢?在这个结果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代表人类艺术文化的职业全部给剔除出去了,这个人类2.0版本没有文化属性。

(摘自2018年1月4日“澎湃新闻”)


我的分析与此不同。从调查结果看,最有价值者应是与人的存活相关的劳动者,即农夫、渔民、木匠、铁匠、纺织工和猎人。医生和神父暂可位列其次,天体物理学家则是扯淡。1883年,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价值判断。

可见,大洪水到来后,先登上诺亚方舟的应是最能解决众人生存问题(如今叫“民生问题”)的人。《圣经》里说,上帝在发大洪水之前命诺亚造方舟,并吩咐说:

“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

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好保全生命。

你要拿各样食物积蓄起来,好作你和它们的食物。”(见《旧约•创世记》第六章)

方舟上的地方甚是有限,无比金贵,因此要先判断登舟者价值的大小,再作取舍。照此看来,今天的歌星影星、大导名伶、贪官污吏,帮闲走狗、黑心奸商、体坛大腕、硕士博士、文化精英、军警鹰犬之辈,乃至卖女敛财的丈母娘,均不配登上方舟。这或许就是耶和华的价值判断吧?谓予不服,找上帝说理去!

结论:

以“有用性”为尺度,卖大饼者的价值远超丈母娘,但前提是:丈母娘不是武大郎的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卖大饼的和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