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的百科释义: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自我认知的高深释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自我认知的凡人释义:
为什么感觉周围的人好像不是很喜欢我?
为什么我总也遇不到喜欢的人? 为什么我有好感的人只会给我发好人卡?
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很无聊?
为什么我和家人的关系处理的不好?
为什么我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这么不顺利?
为什么……
其实很多个为什么都可以用自我认知来说明问题。
当你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都源自于你对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
所以自我认知的凡人释义,就是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你以为你很了解你自己,但是很多时候,你爸妈、你家隔壁大婶、外卖小哥、快递员、你家的宠物都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
自我认知并不是一份具有标准参照物的考试试卷,因为自我认知往往需要自我评价及环境评价两个综合属性来决定个体的自我认知。 但自我评价和环境评价这两个综合属性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上下浮动的值。
尤其是首先进行的自我评价,会受到过高自信心或过低自信心的影响而存在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之后与环境评价进行综合估量时候,可能会因为朋友的属性而同样存在相对情况下的上下浮动值。
比如说:
真心对你好的,基础分值+喜好度转换分值
各种心机渣渣,基础分值+腹黑度转换分值
所以交友要慎重哟!
那么回到正文,如何进行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评价及环境评价呢?
自我评价源自于对自己个体的评价,我向来习惯用10分制来进行打分,一个人会涉及到多个方面,那么可以用以下的打分项来自己先做一个基础的梳理和了解。
颜值:颜值参照物请依据当前社会标准,请勿以超高颜值的明星为满分参照物,否则你可能会觉得很灾难
身高:身高参照物请区分南北方差异,不然你同样会觉得很灾难
身材:以当前社会标准定义为参照
学历
工作
家庭:和睦与否
收入:以当前社交圈作为标准来定义
存款:以当前社交圈作为标准来定义
车房:以当前社交圈作为标准来定义
兴趣爱好:以当前社会标准定义的高雅与否作为标准来定义,同时辅助参考该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影响,如喜欢刷剧,但是在刷剧过程中增加了自己对某些方面的了解,或者是增加对逻辑思维能力的理解,如单纯喜欢看肥皂剧者,则该兴趣仍具备加分项,但分值较低(罗列每个兴趣爱好,给出对应分值)
特长:以当前社会标准定义的擅长属性,如使用特长,则至少可以依据该项,增加吹水崇拜率或者是可以依据此找到工作等……
生活要求:对于当下的生活现状是否满意,以经济状态和精神状态两项并列,该项可与未来发展规划协同查看结果
性格
能力
人缘
职场竞争力
未来发展规划
好友参与的调查属性只有以下五项
颜值
身材
学习/工作
性格
能力
当进行评分后,综合参照自己的评分,可以得到自我评价和环境评价的一个相对基准的分数。
其实通过诸多评分项,我们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但是这就是全部的你吗? 当然不是。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时间流逝,导向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一般的自己、变得更差的自己。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成长和投资。
我曾经听到过一段对于自我认知非常有趣的话。
一个人的成长和自信,或者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一定是在不断的“实践”、“复盘”、“总结与反思”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所以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一个不间断,无休止,没法速成,需要很多投入,甚至充满忐忑、痛苦和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
最后附注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测验。 假设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当中选择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
先来做一些对比:
候选人A:笃信巫师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历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斤)的白兰地
候选人C:诚实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了谁……
注意事项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