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

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

                  (12月12日灵修心得)

        马太福音第五章后半部分,相对于前半部分理论性纲领性论述来说,更像是“操作手册”或“功夫秘籍”。

        我们知道,当时犹太人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传统:以旧约圣经为圣典的犹太教。悬在他们头上的是严格而详细的律法,如抓到妇女行淫,可以当众用石头打死淫妇等等。相比而言,罗马的律法稍微有弹性一些,提倡贵族集团的民主,喜好申诉和辩论。当然,律法也有提倡性的激励性的,如孝顺父母会增加寿命。律法条款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的,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成覆盖全部的行为活动。殖民地的犹太人,接受的是双重律法,一是罗马的律法,二是传统宗教律法,两个律法又存在一些有矛盾的地方。

        人无完人,哪有没一点过犯呢?这么些有限的、复杂的、交错的律法,更无人能做够做清楚。这些问题,罗马政府解决不了,犹太宗教权威也解决不了。遇到敏感问题,大多是约定俗成,回避,转换,含糊,阳奉阴违,就糊弄过去了。真是做人难啊!而律法的存在又是有道理的,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确实是有效。

        耶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耶稣和耶稣的信徒要代表上帝哦。要全部废掉重新建立一套吗?似乎耶稣的“农讲所”讲话都蛮新颖。

        耶稣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成全律法”。将被动的遵守,消极的应付,变为主动成全。将律法的核心精神直接转化为更加严格的个人道德伦理约束,通过比律法更深入更深层次的约束来主动实现律法的全覆盖。因而,这一段语录曾被人称为“天国宪章”。

        1.无故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别说杀人了,生气都不妥;

        2.不饶恕别人也不妥,也难免受审批,得不到上帝的赏赐;

        3.动淫念也是犯罪,不必发生实际的行为,内心动了念头,沉迷其中的就已经在神眼里犯奸淫罪了;

        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工智能仿真机器人异性用品卖了,你消费就得到小姐的替代品。这个带来了伦理上的问题。如果按照耶稣的教导,这也是犯奸淫。换到现代流行语言:凡是不以一辈子做老婆和生育为目的之性爱活动都是耍流氓!

        4.对付自己的罪恶必须有会刮骨疗伤、英雄断腕的决心和气魄;

        5.离婚就是让老婆做了淫妇,她日后嫁给别人,别人就犯了奸淫罪。(原配老公没事)

        6.不要起誓,人是很难遵守誓言的,都是一种美好愿望,外部因素占主要,就是遵守了,也不完全是自己控制的。而一旦起誓反倒容易中招;

        7.要诚实,是说就是,不是就说不是,再多说就是有诡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不要与恶人作对,加倍给恶人想要的;

        9.要学习爱你的仇敌;

        我的天,这真是天国里的宪章,地上律法一对照,就显得那么苟且和懦弱。耶稣说了,这是完人的标准,也是神自己的标准:“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它当然是柔性的、弹性的标准,讲求内心的修炼。世人做的好,多是表面的,耶稣要求的是发自内心,这是极大的爱。这与我国的《礼记·大学》几分相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

      东西方基本一致的观念:修身之前在于修心,不是修淫技奇巧,而是修圣贤之心。而在深度方面,耶稣说的更彻底。

        很有意思的是,这么严格的天国宪章,我们听了,不但没被吓到,反而觉得一股清气贯通全身,经络舒畅,心宽神安。因为,我们人类本来就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创世纪)。

        惟愿我们都回到上帝的怀抱,一起回家吧!

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耶稣版《论语》之‘成全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