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心平气和呢?

说好的心平气和呢?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网友大可分为两大类,看客和说客,无论各个APP或是网站都会有这么两类人的存在,以微博举例。热门话题里面总会有成千上万的评论,看客在大致了解了这件事的背景后开始看评论,对这些评论他们会在心里点头或者批判,但很少申明,因为他们知道微博不是个说理的地方。说客呢,或许了解了这件事但不彻底,或许对这事一知半解然后就发出了自己的话语。有的人把这话语权当做有力的武器,大肆宣扬一番,或者旁人一番附和,或者骂声一片。此类事情微博屡见不鲜。

对于那些热门的话题,我往往算作一名看客。我对于那成千上百的评论感到一种无法言明的冷淡,有时候甚至觉得那些恶毒如此的言语都是一个刷评论的组织机械地发出的,因为我无法想象,即使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他们何至于气愤到这样的咒骂。

而那天,我成了一名说客。

仅仅表达了一番自己的看法,然后与那人来回几次的辩驳,开始我还觉得甚为新鲜,有一种我正在战场披盔戴甲的战斗的感觉,我整理思绪,满腔热血地在手机里打一长串的文字然后发送,那一天下午,我几乎在这种无休止的辩论中度过。

后来我感到累了,我想我们这算什么?他有自己的看法,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本来也不是以求同存异的想法去讨论,激烈的言语交加,是水火不容的观点,即使一方稍加妥协,也只是换来另一方的迅猛攻击。他本来就是打算拿他那一番自以为正确的言论来说服我的,我本来也不打算被他的观点带走的。

所以我醒悟过来,这没有结果。在这之前,我一改初始循循善诱的良好态度,随着性子骂了句脏话,我在房门前抓了抓头发,我想,这不太妙。

曾经在网上看到的夹枪带棒的争吵或许要出现在我身上了,不久前,我在心里嘲笑他们的愚蠢,我还在冷眼旁观呢。如今,我就成了他们,我于是掐灭了想再一次反驳他的心思,把我之前的言论全部删掉,然后重新写了几条善后,以作这次撕逼的结尾。

撕逼?这或许不够文雅,但简单粗暴,大部分的网络争吵都可以归类于撕逼!

那天之后,我在想,怎样的交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当两人的观点完全相反,对于论据的选择也是南辕北辙,我们选择的对立显现出一种无可避免的矛盾。

如果是以上述的态度,我相信即使再有百条千条的交流,也断然不会有什么结果。我们应该都有自己自成一格的世界观,我们笃信我们的世界观选择的那一方,相信自己思考的产物,因此并不会因为他人的三言两语动摇,甚至因为他人的各种与自己的心违反的言论而动怒!

但,对于生活中的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理解,我们又常常能得心应手的做到,这究底来说是为什么?

大概因为我们的设身处地吧,在网上,我们差不多都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谁赢了,谁心里畅快,这是一种好胜心,或许并不相关信仰原则。

人性的弱点。

我有时候与父母也会争吵,我对于他们的某些言论不敢苟同,但终究不过动动嘴皮子,有时候实在激烈,说出一番见解,最后也只是以另外一件事结束,而不是这个话题的解决收尾。因此,与他们,我的话往往流于生活,内心真正的活动,多年未曾触碰。

这是代沟吗?换句话说,与父母这种距离,就真的那么难以逾越吗?而与他们的难以交流真的就是一句代沟便可搪塞过去的现状吗?

不过是我们不愿意,没有耐心罢了,很惭愧的是,我也是那样没耐心的孩子,在小时候他们不曾走进我的内心,长大了,即使想,也变得困难。

我常常思考关于这个世界,关于我自己。我对我自己的定位是自私,善良,怯弱,畏缩,乐天,粗心……没有过于的坏也不算好,而对于这世界其他人,我赞赏或者鄙视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我们都是用自己的看法去看待客观的事实或者不存在这种客观事实的事物,我看他们就如同他们看我,我们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那时候我们的思考都是思考,只是这种思考在不涉及理解他人的思考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时往往会彼此吵的不可开交。

因此,怎样心平气和呢?那就是,多一分客观,少一分情绪吧,就算不能完全赞同,也不要不留情面的谩骂,挖苦。当掉入这种就是想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思维时,评论就会开始弥漫一股火药味,交流也就异常的艰难。

文/梨落青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好的心平气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