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每天听本书”高效提升认知

月初的时候,买了“得到”每天听本书的VIP会员卡,听了一段时间的书,有些感悟,总结了下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前面铺叙较长,没有时间的朋友请直接拉到底看干货。

01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听书/音频这种形式获得知识,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利用碎片时间,解放双眼。我自己就在休产假的时候听完了逻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所有音频,带娃或者跑步的时候,就放来听,感觉一份时间被用了两次。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感。

不过听书或者音频也有一个坏处,就是你没有办法集中全部的注意力——你不可能只字不差地听见。理论上,人们是没有办法同时做两件事情的:两件事情必然有一件是机械性的、不需要思考的。而听书如果不走心的话,那音频分分钟就变成了背景音。

02

逻辑思维第二期知识发布会,重磅推出了一个新的栏目——每天听本书。罗胖的逻辑是,用说书的形式把已有的知识重新生产一遍。一如既往,发布会很煽情,很有鼓动性。

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自己知道好久了,此前也买过几个听书节目,觉得还不错。但基于上面讲过的不能只字不差的听见这个原因,我总认为听书应该是有目的地去挑,认真去听——可不是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对这个VIP会员一直不感冒。

人是会变的。

加入007一个多月了,最初的目标是每次输出一篇读书笔记,输出倒逼输入,逼自己仔细看书。然而,几次下来,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很贪婪,很多东西都想记录下来,想写成文字,后来想明白那不过是读书太少,知道得太少的缘故。《万万没想到》中万老师讲到经济学家泰勒·科文(Tyler Cowen),看书神速,一晚上甚至可以看好几本书,因为他看过的书太多了,拿到一本新书,他已经知道书中大部分内容了,所以只要看那些新的东西就好。

当真切地感觉到自己读书太少,就觉得应该涉猎更广一些,读书更多更深入一些,如此看,这个听书的VIP似乎就有了大用处。

发布会上,罗胖说这个说书栏目就像是5路使者帮你去看历史、看未来、看我们不了解的人、看自己的内心、看遥远的星空。他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大意是: 有些书你可能根本就不会去碰,但是不经意地听到了,也许就触动你的内心。

心一痒痒,就败了一个会员。

03

先是把万维刚老师解读的书都听了一遍,很过瘾,不过也很快警醒——又在刷认知了。

于是仔细思考听书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如何利用优点又如何弥补不足,如何听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认知。

以自己刚写过读书笔记的《基因组》为例,比较了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每天听本书的解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在读书笔记中写了“基因决定什么(我们的长相、性格和智商)”、“基因如何决定(蛋白质的配方、遗传印记、基因对抗和学习与记忆)”、“基因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自然选择和癌症”和“疾病与基因治疗”几个方面的内容。

而每天听本书的解读包括三个方面:“基因组是部人类自传”、“基因到底决定人类哪些事情”和“基因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听书团队挑选了重要的部分进行了解读,而我很感兴趣的遗传印记、基因对抗、疾病和基因治疗一点儿也没有涉及。当然也有些内容是重叠的:因为原书作者的确花了很多笔墨来写“基因决定了什么”,而最终该书的落点就是“基因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两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的重中之重。

而在讲述“基因组是部人类自传”这个议题时,解读中引用了原书的一句话:“你要是觉得你是猿猴的后代这一事实打击了你的自信,那你就试着习惯于你也是病毒后代这个想法吧”。对此我印象深刻,因为我看到原书这句话的时候,思考了一下:作者这个结论或许有一点道理,但是他的论据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类曾经感染过某些病毒,所以病毒基因组留在了人类基因组之中,这可不能说明人类是病毒的后代!)。当然对这本书来说,这是个小的瑕疵。不过说书人如此引用就表达了一种绝对的赞同,这让我怀疑了一下他的判断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是一本你很感兴趣的书,一定要去看原书,说书人的解读只是一鳞半爪,有时也会片面,它可以作为你理解原书的一个辅助,但无法代替你自己的阅读。

04

听了快一个月下来,我把每天听本书中解读的书分成3个类别——借用万维刚老师给书的分类——“精读、略读和随便翻翻”:

精读——听完之后决定要去读原书的。

这里面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听了解读之后发现这本书非常精彩,于是要进一步深入阅读,仔细思考。比如上面讲过的《基因组》的作者的另一本书《自下而上》,全书十几章,估计每篇都很精彩,但是解读只有三点,所以一定会去读原书看过瘾。

另一种是通过听书发现的好书,相当于扩展了自己的书单。自己最近一直关注孩子养育方面的问题,栏目中的《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养育的选择》、《温暖的孩子》等都很符合我目前的阅读需要,那么我会把它们罗列在一起,形成下一阶段主题阅读的书单。

略读——仔细听说书人的解读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

原书自己不会去找来看,但是会仔细分析并整理说书人对书的解读,把干货收入囊中。比如《哈佛中国史》,我对外国人看待中国历史这个新颖的角度比较有兴趣,但又无意专注地研究历史,所以听听解读,写一点自己的看法,然后把这个新的认知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连接起来就好。

随便听听——听了解读之后会放弃读那本书。

比如《暗时间》这本书,自己曾经看过原书,看了几章,看不下去。听了解读发现,确实是自己不喜欢的类型。虽然书也还是有很多干货的。不过不适合自己,听了解读之后坚定了不会再去读的想法。

每次听罗胖讲,有那么多的书,要怎么样才能够读得完,然后就有无限的焦虑之类的,我就在心里冷笑,这还值得焦虑吗?肯定是读不完的呀,有舍才会有得,不是吗?

05

其实无论是何种获取知识的方式,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认知需要。但是,提升认知不能盲目。如芒格所说,要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架。关于此,感谢战友叨叨戚。他精辟的比喻和深刻的语言再一次点醒了我。本篇文章是前天作业雨的更新版,之所以更新,是因为战友叨叨戚的评论。以下是原文引用:

我认为读书像填海。前面投的土方,都会沉入海里,直到一定的足够多的土方量,才开始露出海面(某些地方用“极点“表示这个临界点)。

但是,填海不是随便填的。先要围海。

围一个范围,你不能直接朝太平洋扔土方。那样永远露不了水面。会引起焦虑,也会让人直接放弃,表现出淡漠。

围海的范围,既取决于你的目标和生命热诚。更取决于你的精确计算。

还取决于所生时代,所拥有的工具。愚公移山古代是幻想,现代一点不可笑。

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确实会引起很多人的焦虑。

但是,如果仅仅为数量而焦虑,那还是处于一个较基础的层次。

解决焦虑的根本路径,是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叨叨念|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知识焦虑和淡漠以及智慧体系(图景)的构建

关于如何构建系统知识体系这个话题,叨叨戚的文章值得学习,感兴趣的朋友请移步下面这个链接查看。

读书是个讲层次的技术活

06

那么,如何听书才更有助于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呢?

什么时候听

走路、跑步、等车或坐车的这些碎片时间值得利用。

如果听书的同时在做另外一件事,那么另一件事一定是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不需要思考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你听书的时候,脑子跟着说书人在思考。

不太推荐开车的时候听书,也许你开车的动作已经内化成了机械动作,但在路上难免有突发情况。听怡情的音乐更划算。

怎么听:听两遍+记笔记+定期输出

首先带着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听第一遍——确定它属于哪种类别:精读、略读还是随便听听的。

除了随便听听的之外,还要听第二遍。这时候已经大概知道听书的内容,可以边听边提炼出知识点,加入自己的想法,整理到笔记里,为的是最终把获得的知识挂在已有的思维模型架上。任由知识散落而不整理是不负责任的。把信息加工内化比输入信息更重要。

你可以利用印象笔记或者其他的什么笔记整理所得。推荐两篇高效利用印象笔记的文章。

印象笔记的用法: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

3 条秘籍,把你的印象笔记变成知识管理利器

整理成笔记不是最终目的,定期复盘,有效输出才能够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知。

保持对说书人的怀疑

以我有限的经验来看,听万维刚/成甲解读的书,收获很大。说书的解读人不光提供信息还联系自身认知进行延展,解读人思考的质量高自然就更有益于提升认知,更值得听。

所以,罗胖在知识发布会上也很狡猾地打了一个伏笔,他说,现在每天听本书的解读不是一个最终版,如果将来有更好的解读版本,一定会迭代。

主动学习,找到我们想要获得的知识,提升认知,切实改变自己的生活,是我们终身学习者不变的目标。至于这个方式是听讲座听课看书还是听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知。听书也只是工具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利用“每天听本书”高效提升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