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9《中国通史》——甲骨文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称:“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二者无间断,三者详密。”

中国千年不曾中断的历史值得我们骄傲,这段浩瀚历史从何而起呢?今天我们就正式进入中国历史的起源,回到文明的源头。

2.讲历史必须分期。西方人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但是用于中国历史不太妥当,因为中国历史时间长,因此钱穆将中国历史分为五期。

第一个时期是石器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并没有文字记载,所以也称为史前史。

那靠什么来确定人类文明已经出现呢?靠的是发掘埋于地下的器物,来推测古代先民的生活文化,所以,你也可以把史前史称作“田野的历史”。

石器时期又具体分为两段: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古人懂得用石头作为工具,不把石头削尖磨光,拿来就用,这是旧石器时期;经过很多很多年,先民们懂得先把石头磨锋利后再使用,就是新石器时期了。

3.第二个时期是铜器时期,此时有了文字。

第三个时期是铁器时期,冶炼技术的进步导致了铁器的出现,晚于铜器。

第四个时期是电器时期。

第五个时期是原子能时期,使用原子能是人类历史的新观点。

4.接下来我们要讲述的历史就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那么,问题来了,文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文字的发明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这个说法不全对,因为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是许多代人积累合成的发明。

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的历史只能“口口相传”,也就是“传说的历史”。对于上古历史的探索还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田野发掘,也就是“器物的历史”。

对中国历史起源有着重要佐证的“器物”,便是殷墟的发掘,发现了商代的文字。

5.按照中国的传说,中国历史是从五帝开始,五帝指的是黄帝、尧、舜、禹、汤,有五帝自然有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上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这个词在历史学上也指上古时期,大部分是传说,在这些上古传说中还提到了三个朝代:夏、商、周。

按照传说,这三代断代年份大约是:夏朝,在公元前2029到公元前1559;商朝,公元前1559到公元前1046;周朝,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

由于在殷墟发现的是商朝的文字,因此断代时,基本确定有商朝,而商以前的历史属于非信史,也就是传说,不足信。

钱穆认为,历史应该包括追忆、口述,也应该包括器物和地下发掘,换句话说,历史应该包含没有文字的历史和有文字的历史,因此商朝前的夏朝很有可能是存在的,只是暂时缺少考古发现来印证。

6.殷墟指什么。话说在太行山东边,有个安阳县,安阳县有个小屯村,发掘了很多东西,古董贩子就将发掘的一些龟甲、兽骨带到北京,卖给药铺,药铺商人认为这些就是一味药材——“龙骨”。

光绪年间,官员王懿荣按照医生嘱咐去抓药,其中就有这味龙骨。当拿到“龙骨”后,发现上面有很多花纹,熟悉书法的他下意识想到这可能是文字,于是就收集了上千片骨头,照着刻痕临摹下来,研究后确定是一种文字,也就是我们称的“甲骨文”。

后来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小屯村三面环水,处于洹水的南边。而《史记·项羽本纪》中“洹水南殷虚”的记载,项羽渡过洹水之南,虚即通假字“墟”,指有古人住过,已经成废墟,因此殷墟的含义就是“商朝人住过的地方”。

7.再查证《史记·殷本纪》,实物与文字记载相符,所以将龟壳、兽骨上的文字确定下来是商朝的文字,因而甲骨文更加具体的叫法是“殷墟甲骨文”,这些甲骨文是商王用来占卜吉凶所用。

外国人推崇物证考古,正是由于中国发现了甲骨文,让外国人开始重视中国的古代文化。而对甲骨文最有研究的是国学大家王国维,王国维也因此成为世界知名学者。

王国维是怎么看待甲骨文呢?

一,他认为文字的创造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从夏到周经历了四百年,文字的进步也需要四百年,因此文字在夏朝就有了,侧面印证夏朝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二,在发掘的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整理出四五千字以上。

这些文字中有“栗”“穑”“田”“禾”“米”等字,可见当时已经有农业;出现了“丝”“帛”和“圃”等字。

可见农业已经发达;出现“车”“舟”“宫”等字,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已经不是游牧社会。

而且,龟壳、牛骨非常硬,要刻字需要极其尖锐的刀才行,也可见冶矿已经比较发达了,文明不高的人造不出锋利的刀刃,因此由甲骨文研究推测出中国上古历史三千年,公元后两千年。

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是有理由的,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9《中国通史》——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