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兴大厦跳下的那个42岁男人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从中兴大厦跳下的那个42岁男人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_第1张图片
中年焦虑--男人的更年期

11月请年休假去深圳玩了几天,第一天晚上一个深大毕业的高中同学陪我逛深大校园,坐在深大的操场上,看着对边不远处的ZEC总部,灯火通明,我不由自主的说了句:这就是中兴总部啊。20天后的12月10日,一个42岁的欧姓中年男人从这座大楼跳下,引起网民热议,我查了欧的简历,90年代从普通农村家庭考入北航,毕业后在华为工作八年,工作期间考取了南开大学硕士学位,后来跳槽到中兴,这是很多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业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在外人看来,通讯设备商在过去很多年都风光无限,收入非常高,当然,工作强度也非常大,欧的妻子透露出的丈夫就是那种低头干活的忠诚员工,但,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大批量裁员成了行业的必然选择,行业中相对弱势的个人,注定要成为被牺牲掉,而欧就这批被牺牲群体的一员,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怎么都不至于跳楼吧,作为一个有着华为、中兴履历的中年人,也不至于会找不到工作,但是,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体会欧的绝望,他最终还是跳下去了,把四位老人和两个孩子都留给了妻子。

欧的跳楼引起网上一篇热议,中年焦虑又一次成为被频繁游街的话题。在职场,中年就是瓶颈期,个人学习能力和精力比不上职场新人,沉重的房贷、育儿开支、老人的赡养费用和其它交际开支带来的经济压力非常大,事业上看不到希望,精神和情绪都处在非常敏感的阶段,简单点讲,可以理解成男人的更年期,一旦失去工作,经济收入被切断,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自己的存在意义被完全否定,这种绝望感也许只有跟欧某境遇相似的中年人才能体会到。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4年多,马上要奔三了,我可不愿看到十年后的自己是一个油腻且焦虑的中年人,笑来老师说过,哪有什么中年焦虑,那都是年轻时候犯的傻,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中年焦虑呢?答案很“废话”:年轻时少犯傻。

我暂把参加工作后的三辈子(七年就是一辈子,合计21年)视为避免中年焦虑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万万不能犯傻,什么是犯傻呢?简单来讲就是不学习新东西、不了解新世界;如何才算不犯傻呢,做一个终身成长者,比较普遍且有效的成长路径就是坚持学习写作、理财、演讲、健身、社交,最终让自己成为刚需,这也是很多人加入007的初衷。

在007,写作、理财、演讲几乎成了基础课程,我从7月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一直在坚持,虽然写作水平很不凑活,但我对作业的质量标准一直没有放松;理财方面,从年初参与区块链投资到现在每天坚持《不读财报就出局》打卡学习,我看到了自己在未来获取更多财富的能力提高了;明年出,我打算开始学习演讲;作为一个终身成长着,2017年,我勉强给自己一个及格分,2018年,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坚持不掉队,10多年后,做一个经济上不匮乏、精神上不空虚的中年人。作为007的一员,我有理由相信我们007er能比大部分人活的更阳光、更通透,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面对2018年,我准备好了。

                                                                              刘德昌  2017年12月24日  于合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中兴大厦跳下的那个42岁男人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