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到“大的数据安全”

从“大数据”到“大的数据安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同事的朋友,水利建设领域的创业者,冷门却宏大的印象!三个合伙人,除具有水利专业教育背景外几乎在水利建设领域没有任何经验。进入这个领域创业完全是出于对水利建设市场前景和创业模式的信心!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水利建设行业数据,发现网上行业报告满天飞,话费精力和资金,也没有得到有用的数据。在同一细分行业的报告中,各种数据不是相互冲突打架,就是市场份额数据和用户数量数据却存在极大差异。

喝茶的时候,他难掩疲惫,忍不住报怨,这个市场真乱!

目前主要的行业数据报告供应渠道都存在着眼下看似无法解决的实用主义困境。


主管部门渠道:数据孤岛=部门利益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广泛散布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子系统中,其中以国有数据资源和公共数据资源(大部分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比如医院、公交体系)为主占到总数据资源80%以上的大量数据像“冰块”一样无法流动。据权威媒体报道,国内区域部门间基本实现共享的省级地方仅占13%,区域部门间少量实现共享的地市和区县仅占32%和28%,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地市和区县进展缓慢。

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也认为:一些掌握数据资源的机构或部门不愿、不敢、不会开放共享数据,不愿,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数据很重要,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敢,是因为没有法律、标准支撑,担心数据安全;不会,则是受制于数据技术研发瓶颈。


网络搜索渠道:公开数据=营销软文

目前的大数据时代,没有相关的行业报告,本来就是提供信息数据服务的互联网企业甚至不好意思称自己企业有实力雄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把自己发布相关行业报告当作宣传自己市场地位的手段,我们能想象越来越多球员把自己当成裁判时的“画面有多美”吗?这些以大篇幅图文并茂的形式、眼花缭乱的大数据、深度分析的语言等组成的种种行业数据报告,看起来十分专业,事实上已经从一种参考文献变成了营销武器。

一种数据报告风格是土豪秀肌肉类型,用详尽到小数点之后的数据获得包括其营销数据的行业报告公信力。比如在神州租车发布的《2017春运租车大数据报告》中,不仅有2017年春节7天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速具体数值和具体到“小时”的业务数据,还有选择租车出行的原因、出行目的地等也以数据展示。而在携程发布的互联网百强企业2016年度旅游消费账单数据报告中,也会专门选择一些于行业发展无感却暗含企业软宣的数据项目,比如国际机票订单花费企业排名、出境旅游最爱用该公司软件预订高星酒店企业排名等,这种行业报告其中的水分有多大一般是不为人所知的,它没有经过全面认证,也没有提供相关公认数据。

另一种数据报告风险则是隐晦装深沉类型,用行业权威数据机构组团“低调奢华”地发布解读行业数据报告方式传递着自己甚至合作小伙伴的营销点。比如在2017年初高德地图宣布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财经数据新媒体等权威机构等发布《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通过2016年度十大“堵城”、道路规划优秀城市TOP10、道路规划不合理城市TOP10、用户出行目的地分析等“标准数据项目”加上住别墅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比例排名、加班时间最长互联网公司排名等“特色数据项目”,配合自定义特色注释和图片为主数据报告形式,更多体现得就是高德地图的行业话语权,而行业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为断章取义和并不透明导致安全堪忧。


调研公司渠道:数据竞争=价格生意

因为在中国市场调研客户和调研行业还处在的成长的过程中,加上本身市场营销能力的不足,每一位调研总监都是有业绩压力的,因为公司对员工的考核指标就是业绩,业绩,永远都是业绩,财务压力导致总监永远都在盯住报价和项目计划邀请书,如何拿到项目,完成业绩指标,至于项目的质量怎样,有没有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要客户不投诉,那就没有问题了,而且普遍来说更有实力也更有保障的公司比如上市公司反而因为业绩指标压力更大更难保障。这样就导致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对数据的质量把控普遍不到位,虽然有时数据偏差确实很难避免,但是比如定性调研中的会虫(备注:以参加各种会议谋生,骗吃骗喝骗为职业的人)问题、定量调研中的访问员作假问题等层出不穷。

只知道数据不安全,捋完一遍之后,get到一个新技能,选择数据曝光角度可以有营销功效。真真闪瞎我的钛金眼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大数据”到“大的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