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杜比剧院开始举行了,预测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是世界各地电影爱好者喜欢参与的一个小游戏。不过,毕竟有很多观众没有看过所有电影,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海报和电影名进行猜测了。
对于观众而言,片名就是电影的“脸”,是观众接触一部电影的第一道关卡。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片名抓住了眼球,观众才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剧情,最后决定买票观看。于是,外国片名的翻译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观众兴趣乃至票房。
每次在豆瓣搜索外国电影的时候,都会顺便瞥一眼港台译名,而十次有九次都让人不忍直视。闪开!我要开始吐槽了……
比如说今年的奥斯卡大热片《水形物语》,英文原名是《The Shape of Water》,港译名为《忘形水》,台湾则很有小言范儿,叫《水底情深》。
再比如《三块广告牌》,台湾译名《意外》,听起来像发生了什么风花雪月的事,港译名《广告牌杀人事件》,译者可能是名侦探柯南的忠实粉丝吧。
翻译是一场再创作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英文原名是《Coco》,它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穿越到亡灵国度的一段奇妙冒险旅程。这么梦幻的名字,居然被香港译为《玩转极乐园》,“感动”瞬间被“娱乐”抢戏。
更可怕是台湾的译名——《可可夜总会》,只看片名,还以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低俗香艳三级片,女主就叫可可,实在是太醉了。
再来,豆瓣Top 250榜首《肖申克的救赎》,其港译《月黑风高》不知所云,因为黑夜是遮掩犯罪的帷幕,按这个逻辑,几乎所有的犯罪悬疑片都可以叫“月黑风高”。
而台译《刺激1995》简直不要更刺激!台湾在1994年引进了一部《The Sting》(译为《刺激》),当时非常卖座。
于是,1995年引进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因剧情与《刺激》类似(高智商复仇),于是被强凑成一个“刺激”系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著名的《两杆大烟枪》,一看片名就是一部狂拽酷炫的黑帮片,而港译《够姜四小强》则描绘出四只小强抢生姜的画面。(ps:小强为什么要抢生姜?)还好,台湾这次不作了,但是《两根枪管》也未免太无聊了,两根枪管也可以用来打气球啊,黑帮气质去哪儿了?
呃……还是先停一下,各位可以到评论区吐槽接龙。内地、香港和台湾都使用中文,为什么三地的电影译名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在内地、香港和台湾,尽管中文是很多人的第一语言,但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习惯不尽相同。即便是同样的语言词汇,表达的方式和含义可能都有很多不同。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译名要立足于目标市场观众的欣赏水平,用他们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语言来进行翻译,要译得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商品。一部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入乡随俗”,既要发挥文化传播的价值,也要使商业吸引力最大化。
一般来说,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会经历三个阶段,即语言转换、文化顺应和市场预测。与此相应,指导片名翻译的标准就是语言转换标准、文化顺应标准、市场效果标准(按重要性从小到大排序)。因此,电影名翻译是一场基于当地语言、文化与市场的再创作。
简单地解释一下这段话,就是说:虽然译名让你沉醉,但这是人民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将内地、港译和台译请上battle现场。
内地译名最好?
如开篇的吐槽,作为内地人,我们总是认为港台译名很醉,比如,韩语原名一一对应的《釜山行》为啥要译成《尸杀列车》和《尸速列车》?
尽管内地出现了很多传世佳“译”,比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浮生若梦》等,但总体来说,内地译名多采用直译,忠于源语。
虽然出错少,但也很难出彩,缺乏新意,英语电影经常用人名和地名做片名,如果直译,内地观众无法通过片名把握影片的主题,不能对片名产生文化共鸣。
在内地,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方言有极大的差异,但书面语言统一都为中规中矩的普通话。
电影译名也是普通话情境之下的“大一统”,多以规范的书面语为主,用词谨慎,没有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等信息。毕竟,要让全国十几亿人都能明白,剔除标新立异的表达,回归直白和准确才是一大要义。
港译low爆?
《小姐》→《下女诱罪》
《老无所依》→《两百万夺命奇案》
《国王的演讲》→《皇上无话儿》
《弗兰西丝·哈》→《纽约娃哈哈》
《湖畔的陌生人》→《裸滩猎J》
…....
港译真的是low爆了,无论是标题党、玩谐音,还是用典故、抖机灵,都在刷新着“没有最low,只有更low”的底线,香港外国电影译名工作者天下无敌。
其实,果真如此吗?并不是。
香港人讲话半英半中,粤语使用频率最高,娱乐产业发达,这些表现在电影译名上便是:多采用意译,中英结合,粤语频现,娱乐至上,注重卖点。
很多内地人认为low的表达,其实是粤语俚语或谐音,能表达得更加生动、传神。再加上受过高等教育的香港人英语水平普遍偏高,不需要翻译就能看懂,而电影的中文译名主要是给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英文理解能力欠佳的普通大众看的。“俗”是一种大众品位,港译中经常会用口语化的本土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台译过度发挥?
台湾电影名翻译用语随意夸张,商业味浓,多强行捆绑。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
(上一句是“鸳鸯被里成双对”,嗯,很有意境。)
《五十度灰》→《格雷的五十道阴影》
(求格雷的阴影面积之和。)
《荒蛮故事》→《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cult秒变小清新。)
……
如今,台湾经济不景气,“小清新”和“小确幸”等与“小”有关的词在台湾年轻人中流行,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之下,转而关注个人“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感”,放大了自己的情绪与感受。于是,片名也迎合了观众的“矫情”,让人浮想联翩。
译名系列化也是电影台译一大特征。开篇提到的“刺激”系列就是台译强行捆绑的产物,还有神鬼系列。
台湾的民间信仰普及盛行,宗教信仰自由,教派众多,“神鬼”作为民间信仰的基础深深根植于台湾民众心中。虽然有些与神鬼没太大关系的电影很无辜,但这是迎合本土观众观念、习俗的深层次文化需求。
三地比较:究竟孰优孰劣
那么,三地比较之下,究竟谁赢了?
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各有千秋。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电影译名,都出现过经典之作,也出现过满满槽点。
根据一项关于三地观众对电影译名接受度的调查,三地观众都对各自的本土译名感到最满意。果然,在当地文化背景之下,电影译名深度贴合了目标市场受众的需要。
其实,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但我们仍然可以吐槽港台译名啊,评论区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1]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22(1):56-60.
[2]左义,电影片名翻译的标注及质量评价[J],电影文学,2011,(11):148-149.
[3]张彩虹,内地、港台电影译名异同的背后[J],影视翻译,2012,(24):158-159.
[4]江晓宇,读者中心观照下的台湾、香港、大陆英文电影译名实证研究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7):56-63.
[5]想吐槽台湾的电影译名很久了……,刀刀叨文艺[EB/OL].
我们还有以下文章,欢迎阅读喔:
【撕·生活】
为什么所有高校都有鬼?
“我很努力抢票,但真不想回家”
在中国,可能有9000万女性过年吃饭不能上主桌
过年必备:只知道老虎棒子鸡,怎么好意思再跟人玩行酒令
铲屎官必读:过年回家,我的猫该怎么安置?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高阶鉴赏手册
【城市】
内地学生香港代购:读书为了将来,代购为了现在
春晚再好看,也比不过南方人在家搓麻将
一个抹茶控的漫漫朝圣路上,绝对无法错过台北
民谣歌词里的成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娶个北京老婆是怎样的体验?
娶个河南媳妇儿是啥体验?
《假装四川人说话指南》
港女嫁内地激增11倍,大陆单身男成香饽饽?
林郑月娥、陈方安生...... 香港政界“妻冠夫姓”,是政治策略还是深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