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清楚界限,孩子又怎么去遵守

再一次提到界限这个词,是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在育儿路上行走,难免会有分歧和误解,这往往是界限不清的代价。

我家小子再过两天就满三周岁了,今年与去年相比,不仅个儿高了,而且思维、语言、行动各方面都突飞猛进,小脑瓜理由一套套的,还振振有词,据我观察小子还学会了察言观色,对待不同的人采用不同手段。我曾一度陷入困惑,家里人都是诚实守信,说一是一的,孩子哪学来的对不同人使不同法。因为这个情况,我思考了很久,得出对待同一个行为,家长的态度不同所导致。

我们孩子从小就是两家大人分别带的,基本上是一家一星期。好处是妈妈和婆婆都不会太累,都有自己休息的时间。不足是老人的观念不同,对待孩子问题上自然有区别。

举个例子,关于吃饭这件事。在孩子2周岁半多点的时候,那时候已经很会自己吃饭了,吃的也不错,不仅会用勺子,还会使筷子。当时我的想法是吃饭就端端正正在坐在饭桌旁吃,吃饱了就下去玩,下去玩了就不能再跑到桌边来吃。尝试了几次后,他慢慢也就接受了,因为在幼儿园托班就是坐着吃饭,没人喂的。所以在外婆家,他都坚持我的要求,有时候吃了一点点但确实不想吃了,就会说我吃饱了,要下去了。那我们都会试探地问他吃了这么一点点,真的吃饱了,下去了可能再回来吃。他会说我真的吃饱了。好吧,那就随他去了。规矩建立后,总体情况还不错,至少没在没完没了地喂了,有时候他会偷懒要求喂,要外婆喂,我会看着他,坚定地用眼神阻止他。

在奶奶家就不行了,吃饭不会自己吃,吃了两三口就要求喂,奶奶一看孙子要喂,二话不说,立马喂饭,还亲昵地把孩子从椅子上抱下来,把孩子放在自己腿上,还对我的阻止不屑一顾,说什么孩子这么小喂个饭怎么了,某某人家小孩还追着喂呢,我们家宝贝已经很好了。我知道跟他讲道理也讲不通,老公是个妈宝男,更加指不上,所以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就这么破了。

还有发生比较频繁的事情,就是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会故意扔东西,而且在奶奶家更明显。屡次说教没用的情况下,我会拧他手,在我妈家,拧了几次后就不敢在发脾气的时候乱扔。说实话我也在困惑到底拧人这种教育方式合不合理,打几下手他根本就不怕,很倔地伸着手说你打你打。但是在奶奶家,那就不是拧人的事了,还没等我伸手,奶奶立马把孩子隔离起来,说你还真拧,拧还把他拧哭,他要痛的啊。因为他见过孩子拧哭的时候,我说你再这么护着他,都把他惯成什么样子,不痛还能长记性啊。从此后孩子知道奶奶是护身符。

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外婆家和奶奶家是不同的准则,其实是有人遵守有人不遵守,我说孩子要控制零食,我妈照做,婆婆说小孩子嘛哪有不喜欢零食的,吃吃又怎么了,某某家孩子吃零食人还长那么壮。我说男孩子大了,不可以穿裙子的,她说怎么不可以,某人家孩子也是男的,小时候专门穿他姐姐穿剩下的裙子。我说你让他自己穿脱鞋子,他会的。她说鞋子长大了谁都会穿,你见过不会自己穿鞋子的吗?……每次在育儿的路上,跟婆婆总是不在一条线上,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孩子,当然孩子小当然不明白什么好什么不好。他还觉得在奶奶家多少自由,想干什么都会依着他,一下子退回到婴儿时期。反倒觉得外婆家不好,外婆老是要站在妈妈一边不满足他。

慢慢地,小朋友在外婆家是一个表现,在奶奶家又是另外一个表现。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尽量用绘本去强化好的生活习惯。

无戒21天第12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不清楚界限,孩子又怎么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