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百天的读书笔记】读作家江湖夜雨的《万马齐喑时代的清才子》随感(四十一)

【连续一百天的读书笔记】读作家江湖夜雨的《万马齐喑时代的清才子》随感(四十一)_第1张图片


其五,调解同僚矛盾。

在这里讲讲纪晓岚在总纂《四库全书》时调解同僚矛盾的。

纪连海在《百家•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之谜》是这样叙述的“4300多人,咱别提那么多人了,咱就提这360个人,官员。他们的师傅不一样,师承不一样,他们接受的教育不一样。虽然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但是在中国,当时那各个派别之间,矛盾成见是非常深的,所以他们到这儿除了打架,就是打架。当热是文臣打架,经常打嘴架,你这个不对,我那个对。本身文人放在一块儿就是文人相轻。而且他们矛盾很深,这种矛盾,别的《四库全书》四个馆,《经》《史》《子》《集》,在其它三个馆里还好,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在《经》部馆里,矛盾是最深的。当时的清朝研究儒家经典的分成两派:一派叫‘汉学派’,一派叫‘宋学派’,什么意思呢?什么叫‘汉学派’,‘汉学派’的创始人是顾炎武,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顾炎武老先生讲究‘学以致用’,顾炎武还留给我们一些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给我们留下最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所以他反对什么呢?反对这个宋朝的‘程朱理学’,‘程’——程颐、程颢,‘朱’——朱熹。二程和朱熹,他对于这个孔夫子,孟夫子的儒家思想是怎么解释的,‘微言大义’孔夫子一句话,我就围绕着一句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我就扯得老远,老远去。孔夫子这句话是什么什么意思。把自己的思想怎么样全都算做是孔夫子的思想了。把自己接受的别的教育,比如说佛教的思想,比如说道教的思想。非得塞进去,认为这就是孔夫子的思想,这是一派。汉学的代表人物就是戴震。戴震这个人,只考中了举人,没考中进士。按资格都不能进《四库全书》馆,但他不但进了《四库全书》馆,而且还当了《经》部的头儿,经部馆的第一头目。所以,人家那个给戴震手下做事的全都是进士,戴震一个人,举人。所以戴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举人,给自己起一名儿‘布衣戴震’。布衣,老百姓,我什么都没考,我就是一普通老百姓,我就领导你们这些进士们。所以布衣戴震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汉学,他为首的这些人长于考据,所以就形成了什么呢?从他这儿开始,就形成了中国清朝最著名的‘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头儿就是戴震。那么宋学派呢?它也有啊,典型的翁方纲,我们讲书法家,还有姚鼐,这两个人的学问也很棒。宋学派都会说,一套一套的。你要跟他辩一辩,你跟他打架,吵嘴,你吵不过他。他一套一套的都是理论。所以这两派在这个编书的过程中经常的是吵架。那纪晓岚的任务就是告诉他们,咱们个人之间的成见,个人之间的见解不一样,下面说。咱们现在是工作,都该干什么干什么。经常给他们劝架。所以这本书编了十多年编完了以后,他感觉自己也挺辛苦,天天看这么多书,还得调解这么多人打架,还得排解皇帝,回击皇帝干扰。最后编完了以后,一切事情都放下来以后,他写了一首四句的诗。”

当然了,这首诗江湖夜雨先生在《清才子》中的《目逾万卷纪晓岚》那章也提到了“所以纪晓岚的任务也是想当繁重的,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一些文字来看,纪晓岚是非常认真地对所有的书作出点评的,他对这一工作,既感到辛苦,又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从他自己写的一首诗中可以窥见:

                                          检校牙签十万条,濡毫滳渴玉蟾蜍。

                                          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                                          ”

(继续《百家》)“他不管这叫书,他说有十多万个牙签,他不说他读过十多万本书,对于他来讲不是书了。他也很高兴,觉得自己就天天玩弄牙签似的,看来这工作(好像)不累。”要我说啊,这戴震自称“布衣”,不是谦虚,是得瑟。当然这篇主讲不是戴震,评论就略过吧。

其六,承担死亡威胁。

这里还是要提到戴震的。纪连海在《百家》中讲述的,“在《四库全书》馆工作,没日没夜地抄,说死人就死人。戴震,1773年进入《四库全书》馆,这个人连进士都已经没功夫考了,本来应该考试的。1773年进来的,结果在这儿待了四年,1777年冬天,戴震就病死了。没白天带黑夜的工作,说死人就死人。像这样病死在工作岗位上的,这4300人别说都病死了,但是在这360个官员里面那是极多的,都是累死的,比如我们讲有几个人,我们前面我提到过一个孙士毅,就是累死的。还有比如说陆锡熊,我们讲这部书的总的编纂,编纂官是纪晓岚,副总编纂官就是陆锡熊,那就是累死的。”

陆锡熊这条为工作送的命那是真的太不值了,不过在封建社会必须遵从统治阶级,像江湖夜雨先生在《清才子》中记述的“后来乾隆多次找茬……而对另一名主修官陆锡熊就严酷得多,多次严厉责罚他。陆锡熊年近六十,于冰天雪地中被责令赶赴东北关外的文溯阁(文溯阁在现在的辽宁沈阳)修订原来有问题的书册,一番折腾,老身子骨散架了,一命呜呼在他乡。但是严酷的乾隆仍不罢休,下旨查抄他的家产充公,借口是用以赔付重新修补书页的费用。”简直残忍的毫无人性。

还有好多这样累死的不太知名的人,就不举例了。

《百家》中叙述的“所以死一个人,纪晓岚的心就揪一回。指不定哪天谁又死了,指不定谁又累死了。”真是万万没想到编这套书还有这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七,苦中寻找乐趣。

这苦中作乐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老头子”的那则典故。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续一百天的读书笔记】读作家江湖夜雨的《万马齐喑时代的清才子》随感(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