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骨水墨山水

没骨水墨山水_第1张图片

      杨建辉:字快风,号天台山人。生于1962年,四川邛崃人。受尧文藻、汪易扬、杨玉光、李玉书等数位文艺导师之栽培。通诗、书、画、印及国学。

论没骨水墨山水 ----杨建辉

        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故心常游于象外,神却默契古今。而谢赫之画法六要,则尤重于“气韵生动”意在墨分五色,形神兼备而浑然天成也。推为绘事、化工之至境,其后凡张彦远、王维、郭若虚、郭熙、唐寅、石涛等历代论画之语。无不引伸物外而合于至道,将天地人融而化之,以达于神契幽微之冥乎穷变。所谓风力气韵与解衣磅礴者,全出乎人之妙思活用而已。故人之精思巧运与取舍周旋,非神而明知之者,或发而激越之灵者,鲜有六合之妙会。此技进乎道之谓矣。惟苦瓜和尚立论尤绝尤确,揉将自然之大宇宙与自我之小宇宙合而共通。主张能入能出。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把人的因素推为首位,将理法概念纳入万一循环之两端。籍此见道之识,发彼不腐之言。自能劈开混沌,使得万物欣欣然赴之于笔下。为后世所重,故善学者宗之弥笃。

没骨水墨山水_第2张图片


      予少喜神游墨海,尝历览画史书论,以及百家之风格面貌与各得之见。因性而异地激赏于氤氲含混,水墨交融之画格。如梁楷、米芾、陈继儒、吴石仙,以及近世之傅抱石、张大千、潘天寿等诸公之画风。起初予也不以为然,只随兴之所欲而观玩涵泳。及至捧读《道德经》、《南华经》、《楞严经》以及《维摩所说经》之后,便乘兴披览诸子百家与袁天罡、刘伯温、金圣叹之著述,不一而足。始知东方文化思想渊源于博大精深中呈现出倏隐忽显之奇妙壮观,天地万物无不被有与无;虚与实;露而藏;包又突;相互交织却又彼此兴替轮回着,俨然一派恍兮惚兮之感,真美不胜收而叹为观止。久而导致予之书画诗文,亦由阳刚而渐入阴柔。究其实质,斯是思想之蜕化演变所致。于是旋反故态,以阴为主、阳为辅、虚实并施、方圆兼用、浓淡交错、收放适度、抱推相守、黑白互渗,俟至曼妙而后。才见乾坤去纷若敛,臆气风云动而不摇,山川万物归正其位。和若天倪,纯如婴孩,美之至矣。于是焉遂于画道之中欲图别开生面,以求画天画地画自己之面貌,最终形成没骨水墨山水之画风。进而聊补画坛之缺。

没骨水墨山水_第3张图片


      闻道王维曾阴隐试之,或因世久年淹而未见传世。其后董其昌与蓝瑛也曾追思揣写。亦惜未形成一派而传诸后世,惟吴石仙庶几近之。然也霸味欠浓,近代之傅抱石、张大千、尧文藻、秦岭云等大家偶有所作,俱应称之谓大泻,泼墨、泼彩之一格。若言没骨,便不服天下逸士之心。画史上除黄荃、徐渭、恽南田、杨啸谷,以没骨手法施诸于花鸟、人物及其青绿山水外,没骨水墨山水则算得大音稀声。

没骨水墨山水_第4张图片


      吾国悠久之绘史,名家妙手代有逸人且层出不穷。故其画风之差近相同者比比皆是,只不过因各人之优长不尽雷同罢了。所以载之于画史之上良有故矣,记得李调元曾说“著书翻恨古人多”。袁枚却讲“诗怕随人拾唾余”。以诗喻画,宜而合乎。惟望海内高明不吝赐教,快风理当立雪恭听,有错必改而从谏如流。

    天台赋----杨建辉 

        溯水探源千里接,天府南来古城西。观天台山脉之走势,喜云涛起伏于嶙峋石骨之巅。以至春嫩绿;夏繁荫;秋寂寂;冬濛濛。四季景换,晨昏匹练,杉喧瀑响,云移雾散。况兼泉涌谷底,岚舞乱烟。间或风雨相拥,倏隐忽现。一任吟龙游空,悄然山颜暗换。爽矣哉!此天台之大概。

没骨水墨山水_第5张图片

 

        赴予之笔下,则以写石为主。上植繁花杂树,使之根盤节错。或抱、或倚、亦浓、亦淡,忽背负千钧;临风欲坠。或突兀横空;若断还连。笔状奇态,墨染新鲜。色堆高峰而醒目,石缀苔藓而神明。水戏菖蒲,绿映清谭。或叠、或瀑、或横波跳跃之萦纡而来。时隐、时幻,时雾来山没之不期而见。浅滩叠水,宜置野桥。山窝深处,隐住人家。峭壁摩天,隐约可通樵径。怪石耸臂,俨然容人攀援。已而风啸山弯,渐使远峰零落。翘首霞披林壑,唤得噪鸟归山。舒悠悠,尽兴以游且乐,赏天台之活画。

没骨水墨山水_第6张图片


        适此烟山秀水,细雨柔风。遂使游子忘我,雅人发欢。逸士挥毫,满目弥漫。品兹天台神韵,喜予乐未忘言,赋诗以记:


              登天台                                        年年度度上天台,作画题诗两快哉。          最喜佳人轻嘱慢, 悠悠岁月酿奇才。

            上玉霄峰                                      才上玉霄峰,哪知雾正浓,                        天台虽不险,我却隐其中。

              望长虹瀑布                                  细雨柔风翠可餐,山高水险叠云泉。          重游旧地花如故,雾绕天台又一年。

没骨水墨山水_第7张图片


杨建辉题画诗集选

            春花秋月都輸去,                                      贏得新詩十萬行。

將身隱畫中,山水雜花叢。                          熟料三秋月,拋光一快風。                       

蒼煙疏澹樹,彩墨掀奇峰。                        過眼雖蒸發,掉頭圖個空。

黑沱沱里墨團探,欲斂乾坤氣若旋。        熟料山人纔下手,渾茫雲水忽生煙。        慌忙縮手定睛看, 壯觀!    

腾腾一气抱西川,骨肉丰匀墨味甜。          心有诗情如白练,卅年冷坐性陶然。         

神合貌离且自凃, 远山近水杂然铺。          许将天地当穷汉, 从古到今丁点无。         

春宵夜雨响林岚, 洗却山青分外鲜。          最爱天台云雾起, 姗姗白练挤成团。

没骨水墨山水_第8张图片

   

借得形神作画风,天人默契趣无穷。          用来不错才算对,万窍归根在变通。         

茫茫润气笔中收,伸曲夸张尽自由。        各有慧心胡不识,将天作纸写悠游。         

天地胡为一敞庐,江山有待雅人扶。          快风偶借生花笔,连抹带涂没骨图。       

久欲凌云且下潜,神游墨海万多天。          卅年磨剑将成器,挑起乾坤亦等闲。         

忆写江南一片烟,误将铁线画柔泉。          山中静气谁还识,落笔焉知见浑然。         

无需依傍长老,没得框框条条。                  尽管挥毫写来,且将万物化了。

不落古人套,形成自我风。                        肉中能见尔,骨里判西东。

没骨水墨山水_第9张图片

 

一斗烟,两斗烟,胸中图像渐成焉。          忽然茶水灌将去,一片浑茫没骨山。

山河独此异,一抹横云平。                        眼底花争舞,天涯月缓行。

久矣不思事,予心渐渐宁。                        除却三餐舀,空余一介形。                       

读书消我渴,泼墨慰慈云。                        离阁加冠近,笑掀儿女情。

握笔意难安,发言未许传。                        须知三两句,怀润五千年。

放歌四十年,心性遂初传。                        休管明天事,随之即自然。


     

没骨水墨山水_第10张图片

没骨水墨山水_第11张图片


五十华年荏苒过,心居养地待消磨。          思添彩风灵犀降,漫洒丹青水气和。       

屈算故人今剩几,难删雅兴竟然多。        身非铁铸情何以,谅笑书生已惯哦。         

不与大千沾边,小心从古借船。                  尔为尔、我为我,最终都得涅盘。             

万里神游识渐宽,文君井畔思归来。          朱颜暗换非多病,白眼频遭是不才。         

深幸居京逢雅士,心期捧月激诗怀。        江南旷古风情炽,老笔纵横写快哉。

晚窃晨偷无事忙,一年却比一年慌。          山人自到京华后,揽镜居然活虎狼。

没骨水墨山水_第12张图片

没骨水墨山水_第13张图片

不把心磨穿,如何成得仙。                        故人原谅我,病入鬼门关。

胎将足月面临盆,已是老妪尚待婚。        世间不少尤物尤,佛光护送上金轮。         

真气紆胸借墨渲,掀天染地水云旋。          清湘苦叹无人识,三百年来一洗冤。          吾辈算哪般!

没骨水墨山水_第14张图片

没骨水墨山水_第15张图片

墨意至纯然,挥毫破大千。                        若离复若即,席地识天渊。

坐五十年冷櫈,吐千万颗明珠。                  居京不尽人意,笔墨尤当放歌。               

是人休装神,是神应近人。                        人神归正位,胡得搅红尘。                      乾坤本朗朗,万物自纷呈。

心持玉秤称苍生,足迹周天气死人。          岂仅三江风日薄,剧怜四海月星沉。         

炫言悠史如长久,何计疏民自保真。        万水千山谁照看,焚香祷告苦无门。

借取中秋夜,平分一色光。                          无人能或缺,共此好良宵。

跑滩就跑滩,响彻半边天。                        故人情太重,望我速成仙。                     

仁兄忽发难,责我水平太一般,                  哪知此事似登天, 难难难!                        天下数我看不穿。

 

没骨水墨山水_第16张图片

没骨水墨山水_第1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骨水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