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

自述

鄙人是不敢自称记者的“旅日写手”一枚,毕业于复旦新闻学院

目前在采访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生活,希望能写成一本书

现在就在先开始连载啦欢迎各位看官勾搭私信~✌️

001

正文一共2501个字,阅读全文的时间大约8分钟。

这次的故事,在东京,是关于对日本的执着

他说,“希望能够像一个日本人一样在这里生活。”

陆怡瑞,上海90后男生,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社会经济学的学生。2015年9月,他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就考来了这里,但当时,他的日语水平基本为零。不过,早大的课程都是英语授课。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1张图片
早稻田大学わせだだいがく

和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不太一样的是,陆怡瑞来日本之后从来没有吃过一顿中华料理,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就很喜欢吃日料,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一个日本人一样生活。他会去主动找日本人聊天,来锻炼自己的日语能力;他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靠着努力自学和不停实战,考出了日语N1资格。也是早大所有同期生里,最早锁定日本工作Offer的那个学生。

他住得离学校不远,生活圈也不大,基本就在新宿圈里走动。他说,要想了解东京,了解东京的日本人,其实不需要坐着地下铁在银座-品川-池袋之间穿梭浏览,只需要在由“新宿站”、“早稻田站”、和“高田马场站”这三个车站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之间,待上一天,就能勾勒出东京生活的轮廓


我叫陆怡瑞,这是我的《一日記》

我的一天是在“新宿-早稻田-高田马场”这个三角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我的一天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

早上八点起床,我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视,看NHK的“晨间剧”。这是一种连载了N年的电视剧,每集只有15分钟,讲得是日本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生活琐事,通常比较受老年人的喜欢。我看晨间剧,主要是为了在洗漱和整理时加个背景音,顺便学习日语。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2张图片
他与日本好友一起看球

剧播完了,我也就出门了。由于家里就我一个人,早餐我都是在车站旁边的连锁咖啡店Doutor①里面解决。这是个只有7个座位的小店面,但除了比国内的连锁咖啡店小一点以外,布局几乎是一样的。就好像星巴克是上海每个办公楼的标配一样,Doutor是东京每个车站的标配。不过,Doutor的节奏是星巴克的八倍。来光顾的都是赶时间的上班族,他们没有时间等营业员问他们要中杯还是大杯,每个人站到收款机前,都是一口气精准地报出自己的需求,没有一句废话。那7个座位甚至都是多余的。所以,我每次来都有座位。我的早餐标配是鸡蛋火腿三明治加一杯摩卡咖啡,买完之后,我都会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一边填饱肚子,一边看着人来人往。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3张图片
Doutor 新宿区馬場下町14-1

从咖啡店到学校步行只需要5分钟,但是我并没有选修上午的课程,我去学校,是去图书馆自习的。人傻就要多读书嘛。不过,早稻田的学生都不傻,早上的图书馆几乎是看不到学生的影子的,里面坐的全是“老头子”NPC,他们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或研究员,每天早上都会来图书馆,坐在固定的座位上看书。我能知道这些,是因为,我也是这些NPC之中的一员。

从学校到高田马场站的路上,有一家“松屋”②(和吉野家平分秋色的日式快餐店),那是我解决午餐的地方,一周会去个2-3次。松屋是个孤独的地方,按照东京的“潜规则”,来松屋吃午饭的都是一人行或两人行的单身男性,而女生则会去轻洋食店,而且都是和朋友去,就算那个朋友你不是真的喜欢,因为怕孤独,也会在一起。虽然我也很孤单,但是,松屋的牛肉盖饭实在是太好吃了,所以我还是会一个人来享受。走进松屋的门便是一个半圆形的吧台,食客在外,服务员在内,再里面便是厨房。先在角落的机器上用Suica(西瓜卡,日本一种IC卡)点好餐,然后入座,把小票给服务员,就能一个人享受美味啦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4张图片
松屋 新宿区馬場下町62-18

午餐后的时间,是我找工作的时间。步行回到早大的校园,在学院自习室里,打开笔记本电脑,熟练地从书签中点击“マイナビ”、“リクナビ”、和“外資就活”这三个求职网站,像所有的应届生一样,不论日本人还是外国人,都需要在这些网站上浏览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并进入公司网站注册、投简历、注册、投简历……。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5张图片
在自习室的他

一般我会在自习室待上2个小时,和我平时上一堂课的时间差不多。然后,我会去一家叫“西东诗集”③的私人咖啡店。和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不一样,我去咖啡店不是去打工的,而是真的是去喝咖啡的。一开始是朋友推荐我这家咖啡店,说店里有30多种咖啡豆,而且都是手冲咖啡。我喜欢喝咖啡,所以就来了。咖啡店的老板是一个30多岁宅男,经常会去参加AKB48的应援活动。他皮肤黝黑,喜欢穿一双粉色板鞋,配一条紧身牛仔裤,上身着一件短T,头发永远是乱蓬蓬的。我都是每天下午这个时候来,店里基本是没人的,偶尔老板的妻子会来坐坐。我喜欢拉着老板聊天,因为我们两个都是“不太会说话的人”,他是比较宅、不善谈吐,而我则是日语比较差,需要锻炼。这个每天开口说日语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帮我考出了N1,并助我在日本职场中生存。虽然我的新同事觉得我说日语很搞笑,但是他们都能理解我的意思,毕竟,我在这家咖啡店学习到了,日本人是如何说日语的。

我会在咖啡店里一直聊到我的“球友”们下班。我加入了一个东京社会人的足球社团,我的“球友”就是一些喜欢踢足球的上班族。加入这个社团,是我在复旦认识的几个日本朋友介绍的,日本的这种兴趣社团都会带有一些“社会关怀”的功能,所以我有过和残疾人一起,拄着拐杖一起踢过球;也有蒙着眼睛,和盲人一起踢球的经历。我们踢球的地方在“代々木フットサル競技場”,日本是个什么都要预约的地方,所以场地需要提前2周就订好,人均花费倒是不贵,只要2000日元左右,踢完球还能在场地里洗个热水澡。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6张图片
尝试和残疾人踢球的他

离开体育场时,天已经黑了。这时,我会跟着这些上班族一起去觅食。在寻找美食这一方面,我完全不需要动脑。记得有一次,我跟着他们,吃到一个非常好吃的荞麦面。在我啧啧称道之时,他们轻描淡写地回了我一句:“那是当然啦,这是全东京最棒的荞麦面。”那家店叫“武蔵野アブラ学会”④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7张图片
东京最好吃的油荞麦面

和这群上班族吃完晚饭后的日常,便是去喝一杯。新宿区有一条日本人里很著名的街,叫Golden Street⑤,街两边全是居酒屋和酒吧。这条街满足了日本人的一个与众不同的酒文化——在一个地方喝了一会酒就一定要换地方。换一次叫“一次会”,换两次叫“两次会”。一晚上喝酒,“次会”数越多,说明这群人的友谊就越深。而且,和晚餐的餐厅迥然不同的是,在居酒屋和酒吧里,日本人会放下他们固守的“安静不打扰他人”的原则,吵得像个菜市场一样热闹,以至于居酒屋和酒吧里都不需要放音乐,就很high。

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_第8张图片
新宿居酒屋一隅

一般正常的节奏是,先去几轮居酒屋,然后再去酒吧⑥。两者的区别是,居酒屋会提供一些毛豆、烤鸡肉串之类的下酒菜,而酒吧没有;居酒屋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而酒吧则是分散坐在吧台;居酒屋的光线亮一点,酒吧则暗一些。我们会在居酒屋点啤酒和清酒,一边喝酒一遍聊天,但是不像国内会晚一些喝酒游戏,日本男人喝酒是不玩游戏的,也没有什么酒桌礼仪。对他们来说,喝酒是一种发泄的方式。

基本上一小时换一家居酒屋,喝个两三轮后,就会转战酒吧。把清酒换成了Highball(威士忌+苏打水),而啤酒则是不会断的。在酒吧,由于坐在吧台,我们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话题也更加有趣。在和日本的大学生以及上班族都喝过酒之后,我发觉,象牙塔的学生较之商业机器里的白领,在“见世面”的层次上,差了好几个档次。这从他们在酒过三巡后的谈吐之中,是显而易见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把“论资排辈”这件事看得这么重的原因吧。

日本人喝酒,一喝就是喝到十一、二点,才会话别。

现在是东京时间23:56。

这就是我的《一日記》,大家晚安。


文中提到的地点

①Doutor:新宿区馬場下町14-1

②松屋:新宿区馬場下町62-18

西東詩集:新宿区西早稲田三丁目15-5

油荞麦面:武蔵野アブラ学会 新宿区西早稲田一丁目18-12

Golden Street:新宿区歌舞伎町一丁目-1,居酒屋和酒吧的话有一条在日本人里很著名的街

⑥Club V2: 港区六本木5丁目5 ロアビル13F

聚餐的餐厅(未在文中出现): ROTI Restaurant 東京都港区赤坂9丁目7−4, 東京ミッドタウンタワーガーデンテラス1F, (六本木)東京ミッドタウン


感谢各位看到这里的人,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支持!如果您有一分钟的时间,麻烦戳下链接,告诉我您读完后的感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京留学生《一日記》001 | “我的生活充满了日本人,很充实,也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