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圣经》导读

《新媒体营销圣经》导读_第1张图片

夸张的书名配以鲜黄的封面,我的目光被这本《新媒体营销圣经——直拳,直拳,直拳,出击!》牢牢吸引。

《新媒体营销圣经》导读_第2张图片

书里,作者加里·维纳查克将新媒体营销比作一场拳击赛。

加里是一名连续创业者。99年大学毕业后接手了父亲的红酒生意,凭借自己制作主持的日更网络红酒脱口秀,他让品牌焕然一新,红酒的销量因此扩大了20倍。

之后他创办了自己的传媒公司,为企业提供社交媒体营销咨询服务,写了四本畅销书,参与拍摄企业家真人秀,还热衷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做直播,与粉丝们互动……

这本书可分为两个部分,除去以案例形式,针对性地介绍各个社交媒体特点的六章以外,其余的内容都是作者关于新媒体营销的洞察和见解。我对后者进行了总结,供您参考。

一、营销如拳击

拳击比赛前,优秀的拳手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以求发现对手技术的破绽;而一名称职的营销者在进入一个新媒体平台前,也要像拳手那样,分析各个新媒体平台的发言规律。

比赛中,拳击手在挥出致命的右勾拳,将对手撂倒前,会用直拳来试探对手;而营销者则必须先行奉上能让用户大笑、坏笑、沉思、感到受尊重的内容,才能理直气壮地发出购买链接。

二、原则与市场

一名平庸的营销者登上Snapchat(一款内容只能保留24小时的阅后即焚社交软件),看到上面的内容——一群喝醉酒的小伙子、比基尼照片、带有“遛狗去了!”文字说明的宠物狗照片。他觉得没有比研究这样的网页更浪费时间的事了。

直到一年后,身边的所有人都开始用这个软件,他们才想起来这个平台,但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整整一年时间。

或许你认为在平台上分享对指甲油的看法、上传新的纹身照片,或者在快餐店签到毫无意义,但当全世界有上千万人觉得这个是有意义时,你就必须处理这些信息。不要把你的原则放在市场实际情况之上,因为跟不上潮流而被淘汰。

三、新媒体内容的五个诀窍

1、定制化

把Tumblr上的贴文原封不动地搬到Google+上,就像一个不会挪威语的观光客,异想天开地认为在挪威旅行时讲冰岛语也行得通一样。(Tumblr和Google+均是国外的两家社交媒体)

因为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到某个社交媒体,他们是带着期待前来的。有人想休息、有人想获得娱乐、有人想收获友谊、有人想尝试被人关注的感觉……

就像黄伟文在《反高潮》中写的——“娱乐虽无穷,但本质都雷同”,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究其根本就是在追求多巴胺的快速分泌。

想通这个道理以后,营销者发布的内容看起来、听起来,就必须要和平台上的既有内容的风格相似,向平台的用户提供他们在这里寻求的情绪。让他们像巴浦洛夫的狗一般对你的内容产生依恋。

2、不打扰用户

试想一下,正在享受Instagram (一款图片分享类社交软件)上朋友们发布的充满艺术感的图片的你,视线中冷不防地冒出这样一双黑鞋,即使它是以酷著称的VANS,也不免会令你产生电视剧看到一半,被爱奇艺的广告打断时的感受吧。

相反左边Burberry的这则图文推送就更符合Instagram的调性了——就像一个努力展现自己拍照水平的朋友一般。

现在,人们越来越不喜欢被打扰,如果我们想要与正在享受娱乐的人沟通,就必须无缝融入他们的娱乐、新闻、家庭生活和社交中去,营销人员应该努力复制大家在各个平台上寻找的各种生活体验。

比如,在朋友圈上就认真地讲品牌的故事、在微博上就仔细观察社会舆论、在Instagram上就彻底释放艺术气息······

3、用户的三大需求

营销者应多去思考这则内容能为顾客带来什么?而不是能为自己带来什么。

顾客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看看他们手机里的应用就知道了:

社交类:代表人们对他人感兴趣;

娱乐类:包括游戏、音乐等,代表人们希望逃离现实;

功能类:包括地图、记事本等,代表人们重视服务;

你的大部分营销内容都应该属于这三类。

举化妆品公司的例子:

为满足客户的社交需求,新媒体上的化妆品公司需要有真人的性格,并找到顾客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讨论一个从凌晨就被小孩吵醒的妈妈,该如何在上台发言之前用化妆来掩盖倦容;或是女孩从几岁开始适合画睫毛膏等······

你的故事应该是感动人心,让他们对你有好感。这样等你拜托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想起你给过他们多少,觉得不忍心或无法拒绝。就像妈妈很难拒绝一个向来表现良好的男孩偶尔提出的购买冰淇凌的请求一样。

4、借势营销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者是悲壮的,他们发布的内容需要与世界上所有的新闻抢头条——一场必败之战。

幸好有一句话叫作:如果你打不赢他们,就加入他们。

你应该将营销的内容融入到热点新闻中去,像十二生肖故事中的老鼠那样搭老牛的顺风车,轻松成为第一个到达的生肖。

这么做还告诉你的顾客:你们在乎的话题和新闻,我都懂。

你说这是傍大款也好,蹭热点也罢,总之只有这样,才有扭转败局的机会。

5、统一风格

每一条发文、推送、留言,喜欢或分享都在塑造你的品牌识别度。

你应该尽量学习各种不同的平台语言,但不管用哪种语言、哪种方式去说故事,都要维持核心故事、个性和品牌特色。

四、所有公司都是媒体公司

轮胎公司成为美食评论家这件事情毫无逻辑可言,但是100年前,米其林轮胎开始评论乡村餐厅,鼓励都市人开车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吃饭,顺便多磨损几个轮胎;吉尼斯酿酒公司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大家制造酒吧话题,也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在作者看来,将来所有的公司都将是媒体公司。

耐克可以推出自己的运动节目,与ESPN(一个美国体育电视台)展开竞争;Burberry这样的奢侈品品牌也可以出版自己的精品杂志。

实际上,作者自己就是这个观点最好的践行者——他接手红酒品牌后的第一桶金,就是凭借着红酒视频节目带来的影响力赚得的。

-End-

文章图片:CC0协议、Kindle电子书截图


禅定瞬间: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这个实验后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反应不经大脑,习惯性的意识形态先入为主,抗拒逻辑思辨。

社交媒体时代的人群特征正不可不勉地朝着这个方向靠拢,而这也是作者提出“在新媒体上,连垃圾都能卖出去。”这一观点的底气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媒体营销圣经》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