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张图片
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假期宅在家里读闲书,读的是车前子的随笔集《苏州慢》,里面的一章有这样一句话:

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文化的概括,也是对这种敏感的注解。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故事》。读着读着就想起了很多关于秋天的诗词,发现秋天原来不仅是可以看的,还是可以听的。

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太厉害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掌柜的随手收集几首,佳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2张图片
听得秋声忆故乡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短短的十四个字,满身的疲惫,满脸的沧桑,满怀的惆怅。

姜夔很像晚唐的李商隐,空有一身才学,但是终其一生没有找到一个施展的舞台,一辈子都在寄人篱下,只落下“一生襟袍未曾开”的浓浓悲伤。

姜夔是诗人,是音乐家,一句“听得秋声”验证了他对于季节流转和声音变换的敏感,一如他对人情冷暖那般惊心。

他说:我一生最清楚沦落江湖的滋味,所以每当听到秋声响起便会思念起故乡。

可是,姜夔啊,一生奔波在路上,年幼时去汉口投奔姐姐,成家后到湖州依附妻家,之后一直辗转在苏州扬州杭州等江淮之地,在朋友的资助下生活,直到终老。

哪里还是你的故乡呢?这个问题,我真的是不忍开口。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3张图片
姜夔: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4张图片
千声落叶秋

姜夔说的没错,原来秋天也是可以听的。

你听这诗写得多美,西风之中的一声雁鸣,叶子飘然而落的咔咔声,清脆地,就敲在我们的心头。

这是一位文艺女青年的秋天。

写这首诗的是一位杭州女子,她叫朱淑真。少时生在官宦人家,冰雪聪莹,诗词俱佳,然而命运和她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青春年华却嫁作了商人妇(也有说嫁作文笔小吏),总之,从此过上郁郁寡欢的生活。

文艺女青年总想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一些,然而转头相对的苦闷让这么一位聪慧的女子看不到希望。流泪也只能是偷偷的,也许在拭净脸上的泪痕之后,转身还要强颜欢笑地去侍奉那位自己毫无感情的丈夫……

每每想到这些,心头便不由一阵阵地为这位杭州女子心疼。同样是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诗词才情绝不在李清照之下,然而她却没有李清照的福气,遇到一个赵明诚,也终究没有过上一天“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日子。

日复一日的苦闷,终于郁郁而终。有后人将她的诗整理编录,结成集子,名曰《断肠集》,正是她半生的写照。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5张图片
朱淑真:倚栏堪听处,玉笛在渔舟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6张图片
临风听暮蝉

王维从当上公务员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盘算着退休的事了。他在40岁的时候,就在京城的郊区买好了别墅,随时准备安排自己的“老干部退休生活”。

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王维更是无心政治,开始在他的别墅里参悟禅理,半仕半隐。在发给友人们的微信朋友圈上也总说自己“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只是作作画,弹弹琴,喝喝茶,泡泡妞罢了。

在我看来,王维的田园诗并非是真正意义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里没有“人”气,不是人间烟火的田园,是他一个人内心的田园,充满禅静之味。

在这首描写秋天的诗里,我们终于感受到了人间的味道,渡头的夕阳,村子里袅袅的炊烟,诗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口,一边等着朋友,一边听着树上的蝉鸣,终于让我们在王维式的清寂中体味到了温暖。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7张图片
王维: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8张图片
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跟着牛党老大入了江湖,没几年却娶了李党干将的女儿为妻。这一个艰难的决定让他这一生都陷于党争的夹缝之中无法自拔。

这位晚唐时期最具才华的诗人,一生都在不如意的动荡中奔波。他将憋屈之极的一腔洪荒之力都用在了文字游戏上,他写了数不清的无题诗和准无题诗,究竟是真的无题,还是佛曰:不可题,不可题?这个谜一样的男子,成了后世集体围观和窥探的对象。

这首诗是在李商隐落魄之时(科考不中),天涯孤旅之中,思念远在他乡的亲友。当时正是晚秋,天气是阴霾的,心情也是阴霾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成了千古绝唱,就连大观园里最不喜欢李义山诗的林妹妹都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一句。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9张图片
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0张图片
空山松子落

李商隐在晚秋的雨夜怀人,心情是阴冷潮湿的,韦应物在秋天的月夜下怀人,心头则是一片澄清。

那一年,刚刚卸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发了一条朋友圈,专门@了他的好友丘员外郎:我在这个秋天的夜里,一边散着步一边感叹凉爽的好天气。山谷空寂可以听得见每一颗松子落下的声音,突然就想起了你,多想和你一起聊一聊,这个时候哥们你应该还没睡吧?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再读一遍,冥想一下这幅画面,是不是脑海中一片澄清?这便是诗境、意境和心境的力量。

很多很多年之后,贬谪黄州的苏轼和同样遭遇的张怀民相约在承天寺内散步,中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那是寺内竹柏的影子。苏轼就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今人的灵性应该是相通的,但时至今日别说闲人了,就是片刻的闲心也是奢侈的。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1张图片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2张图片
小楼吹彻玉笙寒

荷花落尽,荷叶凋零,香气消散,风起愁涌。美好的时光最是容易消逝。一夜秋梦,梦里细雨潺潺,醒来后,高楼外,玉笙正吹到了最后一曲,乐声幽咽,让听到的人也泪下潸然。

写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唐中主李璟,也就是后主李煜的老爸。他们一家子都是一边当皇帝,一边兼职做诗人。

南唐还有位大臣叫冯延巳,他写过一首《谒金门》,起首便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句词被广为流传,一下占据了当时的百度指数头条。据说李璟知道之后有些妒意,便在朝堂之上故意和冯延巳找茬:“内什么,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啊?”小冯一听这话音,也颇为知趣,连忙鞠躬打揖装谦虚道:“其实我的这一句哪里有陛下您的‘小楼吹彻玉笙寒’更出彩呢?”说完之后,君臣二人相顾哈哈大笑。

一直对南唐这个小朝廷很感兴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方水土,都是吃什么长大的?为什么从国主,到大臣,个个都是填词高手!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3张图片
李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4张图片
万户捣衣声

又到秋风乍起,又是寒叶萧瑟。家家户户的妇人们又开始为戍边在外的儿郎、夫君重新浣洗和裁剪过冬的寒衣。寒衣兼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捣衣”便被赋予了一种思念与哀怨的特殊主题。

月下捣衣,一思一念,一砧一杵,无不透着牵挂。此时的李白不再是那个“安能折腰摧眉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青,也不再是“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政治狂热分子,更不再是那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同样是心头念念天下苍生的大话题,但是在这样一个秋夜里,在月色下和捣衣声中,李白也变得温暖,柔软,让我们亲近起来。

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_第15张图片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姜夔的风声、李商隐的雨声、朱淑真的落叶和玉笛声,韦应物的松子落地声,王维的流水和蝉声,李璟的笙箫声,还有李白的捣衣声,这些都组成了人生百态的秋声。

这七首诗词并非是大红大紫的“爆款”,但是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了秋天的声音。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秋天还是可以听的。

那么,就在今天,或许是清晨,或许是午后,或许黄昏,也或许子夜,推开你家的窗,或者就像王维那样站在门外,去听一听你的秋天是什么声音吧!

———————————————————— 完 —————————————————————

欢迎踩一脚 关联阅读:

读懂这七首诗词 你就读懂苏轼这一生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

读懂这七首诗词 你就读懂纳兰这一生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

撩妹必备!不读寻常句 赠你九句别致中秋诗 | 诗词铺子中秋特别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读这七首诗词 你会明白秋天原来是可以“听”的 | 诗词铺子特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