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言学圈闹了个底朝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派别的语言学理论,各派系间打的你死我活,毫不逊色于经济学圈的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然而真正把语言学圈儿闹了个底儿朝天的,是由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创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把语言学圈闹了个底朝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_第1张图片

克拉申的一辈子都贡献给了这个理论的研究。简单来说,这个理论就是叫板传统语法翻译法,不但叫板,还啪啪啪打脸。尽管引起了一些争论,但是,它的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此处应有掌声)。所以现今许多语言学成果,其实都是在克氏理论的肥沃土壤里开花结果的。

把语言学圈闹了个底朝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_第2张图片

克氏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掌握一门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言当中实现的。这种可理解的真实语言就是有效的声音输入。应该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的接受。对于语法知识,不需要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而是应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在听说当中养成。这种学习方法,刚开始时进度和效果会慢如蜗牛,并且异常吃力。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的更晚更费劲儿。

克拉申的理论由五个假设构成:

一、习得-学得差异假设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掌握第二语言的。第一条是语言习得,有些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过程,是一种无意识、自然而然的。另一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就是通过老师讲解语法规则和语言现象,配合强化记忆和大量练习,从而掌握语法结构。这种是有意识的学习。克拉申坚持认为,成年人并没有失去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他甚至认为,如果条件足够理想,成人的语言习得能力比儿童还要强。

二、自然顺序假设 克拉申认为,要想获得某种语言的能力,那么就有理由不按语法顺序教学。对于初学者,语法错误在所难免,不必太介意,那都不是事儿。过分的纠正错误,对掌握语言没什么卵用。

三、监检假设 我们说话特别溜,是依赖于下意识的语言习得。而理性的学校式语言学习只能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这个假设有些类似于心理学大佬——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话语由无意识的习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督检查后成为话语说出来。 但是,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无意识习得,而是硬背出来的,在口语交流中就用不上。

把语言学圈闹了个底朝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_第3张图片

四、输入假设 这是克氏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他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非形式时,才能习得。也就是i+1模式。

五、情感过滤假设 许多情感因素会对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比如学习动力是否明确、性格是外向逗比还是腼腆羞羞哒,个性是乐观自信还是焦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通常,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习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得更好更快。

把语言学圈闹了个底朝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_第4张图片

后来,另外一个语言学家斯维恩在1985年又提出了“可理解输出理论”,这一理论对克氏理论进行了补充。就是说,当学习者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时,就会努力尝试,从而总结出一些新规则,从对方的反馈中总结经验。

以上就是克氏倡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如果想了解更多语言学习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全球说”。全球说APP提供60种语言的免费学习课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地图”全球合作伙伴,致力于语言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语言学圈闹了个底朝天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