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给你的孩子打底子

翩翩少年郎,骑马到学堂。先生嫌我小,腹内有文章。

这是郭沫若五岁入学时因老师嫌其年龄小而不愿收他入学,随口吟占的一首儿歌。童年时的郭沫若便已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面对陌生人的问询不胆怯,不慌乱,随口应答,出口成章,活泼机灵,招人喜欢。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希望将来子女长大成人,不能成为栋梁之材,也要成为有素质、有涵养,明是非,知礼仪的人。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询问我给孩子读什么书的问题,也经常看到一些报刊上名人专家向学生推介有关阅读的书目。必读书,选读书,古今中外,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一位家庭主妇走进菜市场,满街的叫卖声,选择确是一个件令人伤脑筋的事情。

或者有的家长索性不闻不问,羊吃碰头草,遇到什么读什么。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者能够医愚;如果那书本不是医愚的良药,而是引诱邪恶的毒药,那还不如远离书本呢!

近来遇到同事孙家权家小孩,刚满10岁,却已通晓《史记》,书中掌故,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讲述时眉飞色舞,眼眸发光,颇为难得的,现在已经能借助字典开始阅读原文版《史记》了,并且对书中的一些人物或事件,竟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还很独到,绝不人云亦云。

以前看过一档电视节目,受访嘉宾是一位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小女孩三岁识字时起父母就是从教她古文开始的,受访时,她已能熟背《诗经》、《离骚》,对书中诗句解说得头头是道,引经据典,对答如流,有时竟会把主持人难倒。

许多家长在孩子识字之后,找一些童话书、故事会等浅湿的书给孩子读,本也无可厚非,这样做似乎也合乎儿童发展的规律,符合一些专家鼓吹的观点,但是,做家长的对孩子学习能力不要太过低估。认为小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就差,浅显直白的读物才是他这个年龄的最佳选择。

心理学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在简化字和繁体字、古文和现代文的识认方面,难度是一样的。这就像小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生活在美国的小孩子能够把英语说得滚瓜烂熟,而生活在中国的公民,费了九年二虎之力,学到最后能够像运用自己母语那样娴熟的人少之又少。

从书的价值角度来看,历史比小说耐看,哲学比散文有味,诗歌比生活精致。多读一些历史、哲学、诗歌,可以让孩子早早明理、巧慧和富有逻辑与思辨,而不会一直低幼化、感性化。

儿童在读书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是主张博览群书,还是倡导精读一本。我较偏向于后者。

有学过音乐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你精通了一项乐器之后,你会发现,其它乐器拿到手,不费劲便能娴熟地演奏。孔子跟着师襄学操琴,那是一支曲子弹到骨子里,从简单的音符里读出了一位心忧苍生的周文王,令师襄向他鞠躬致敬。

孔子教学特别强调举一反三。只有把“一”做得精致了,精通了,深谙“一”的灵魂和本质了,才能真正的实现“举三”的目标,触类旁通,成为智慧达人。

宋代贤相赵谱凭借半部《论语》就能把天下治理得国泰民安。千古文人典范苏东坡一生念念好读不倦的是《汉书》,他能熟背如流。他的诗词歌赋许多篇章都具有文学史的价值。

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一生痴迷《红楼梦》,她说,每年都要读上几篇,每天都要读上几页,否则便觉得心头空虚,六神无主,没有着落。旅居美国期间,一本《红楼梦》帮助她平缓内心许多空虚。张爱玲许多小说的语言是充满智慧和生命的,一个稍有文字敏感的人读了张爱玲的文字,一定会像一个好色的登徒浪子看到绝色佳人一样,让她永远住进自己的眼里。

精通一本书之后,便有郑玄所谓“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感觉,也如美国著名学者爱默生所说的“社会、生活都是书的注脚,或者书是社会人生的注脚”,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有了一本书作为自己精神的底子,再去博览天下群书时,才能兼收并蓄。童年时候什么书都读,贪多务得,细大不捐,那就会像魔教教主任我行修练的吸星大法,自己的功力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武功反噬,最后一定会让你皮肤寸裂,痛苦而死。

开启你孩子精致的人生,从精读一本书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怎样给你的孩子打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