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细雨中呼喊》

在我个人简单的阅读经历里,初次阅读余华为我打开了一扇有着无与伦比体验的大门。

在这之前,我的阅读是肤浅的、单一的,或者说是单通道的。这当然和我生活阅历不足、看书质量不高有关,几年前我热衷于少女动漫,心怀少女心,将其视为“圣经”一般的读物。也看过一些名著,然而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匪气”,缺少对经典与大师的尊重与耐心,认为也不过尔尔,自诩读几本书也可以掉书袋卖弄,现在想想实在幼稚可笑。

读余华的第一本书是《活着》,对于当时的我冲击是很大的。文中的“我”经历了一山更高过一山的苦难,本以为终于熬到了尽头苦尽甘来,却没料到山外有山,苦上加苦,作为读者已然透不过气,不堪重负,不禁屡屡发出疑问,“我”到底哪里来的勇气选择继续活下去?

余华的小说里没有大悲大喜,通常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用貌似冷漠实则安抚的平静语言道尽了生活的苦与乏,但文中的人依然用尽全部的热情对生活抱以希望,生命赋予了哪怕只有一丝光也会用力去抓取的韧性  。

我是受看书、看影视剧影响很大、入戏很深的一类人,所以读完以后,好多天都沉浸在压抑沉闷的情绪里不可自拔,说一些自认为很有深度的话,就像一个小孩为了长大突然穿上大人的衣服一般。

在我看来,余华像是一名长跑教练,他虽无意严厉,但是读者在他的带领下却停不下奔跑的脚步,即使累的气喘吁吁,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但是余华会在前方给你希望,让你继续跑下去。我想这应该就是作者的功力。跑到终点后,用力敲打铅一般的硬腿,沉重的肺深吸一大口气,你不禁会回望来时的路,虽然身体精疲力竭,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充实感却是酣畅淋漓、妙不可言,心想,“哇哦,还可以这么写。”这种感觉会上瘾。

于是我又读了《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兄弟》还有《在细雨中呼喊》。

因为有了读《活着》的体验,所以《许三观》和《兄弟》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没有那么惊喜,余华对生命的感悟依然让我感到很震撼。《第七天》有着荒诞与魔幻的色彩,带给我的真实感低一些,我想说一下《在细雨中呼喊》。

这部是余华的早期作品,写了文中的“我”对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回忆。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中年和老年的经历,所以我对这部作品的共鸣更多一些,读完以后我在日记里写道:“余华的作品有一种魅力,阅读过程中的的感官刺激让人流连忘返,身陷其中,我爱她的刺激。心碎又着迷,恐怕是我目前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字眼。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了一段少年恐惧、荒诞又真实、伤感的故事拼图,它以记忆为胶水,植根于大地,却存在于时间的长河中。是啊,就是这样的。当年对未知的好奇、害怕、与受伤在书里似乎又找到了他们的影子。原来他们还在那里。”

《活着》让我体会到了阅读中不同寻常的快感,而《在细雨中呼喊》直接勾起了我对自己童年少年时期时的记忆。这个记忆不仅仅是画面,还有当时经历事件时真实的恐惧与无力感。电影《记忆大师》中,黄渤被拿掉了记忆,他依然能够想起当时的画面,只是当时的心理活动被删掉了,他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所以感受不到任何痛苦与喜悦。《在细雨中呼喊》的阅读像是打开了记忆芯片的开关,完整的记忆一齐涌向我,将我瞬间打动。

年少时,因为弱小与无知,只能潜移默化的被影响、被同化,对待未知与不堪只能畏惧与躲避,小小的我无力改变任何事情。长大后,再以一个成人的目光审视年幼的自己,才明白当初事情的缘由。当初的恐惧、无力与孤独感,我以为我已经忘了,读完后发现,其实他们还在那里,一直没有离开,只是现在的我更加坦然。我走向年幼的自己,抚摸她的头,向她微笑示以鼓励。我想我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大人的衣服渐渐与我的身体契合。

我非常喜欢余华对时间与生命的理解,比如说以下这段:

“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我弟弟在那个失去生命的夏日走出房屋时,应该说是平淡无奇,他千百次这样走出房屋。由于那次孙光明走出去后所出现的结局,我的记忆修改了当初的情景。当我的目光越过了漫长的回忆之路,重新看到孙光明时,他走出的已经不是房屋。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这是对死亡多么浪漫的描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在细雨中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