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互联网工具+新工匠精神+积木式创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有关行业寒冬的论调在无形中传播开来。经济发展怠速,与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相对的,则是制造业等线下实体经济的一片颓势。

这一点从这几年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就能窥见一二:不仅仅是御宅族,妈妈辈们也习惯线上购物囤货,物美价廉又能送货上门何乐而不为;外出旅游的首选不再是开在路边明摆着会挨宰的旅行社,而是网络上随处可见价格透明的定制化在线旅游代理商;还有传统商场越来越冷清的专柜,哪怕是设施齐全的综合体里也只能靠餐饮影院吸引客流。

零售业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行业,它的变化我们身在其中多多少少能够感同身受。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根本,凭借大国的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土地税收等环境红利在过去的几十年乃至现在占据主要产业的行业,却面临红利消失和互联网的双重夹击。用人成本上升和严控环境污染使得制造业工厂转向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大国家,所以,我们会在原本是made in china的吊牌上看到made in India, made in Vietnam。

虽然局势严峻,但仍有不少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试图度过寒冬。《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就是一本吴晓波自媒体出品的各个企业应对寒流措施的商业案例分享。

吴晓波、郎咸平、叶檀是财经门外汉的我所得之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咖。不同于郎咸平的“娱乐派”和叶檀的“学术派”,吴晓波老师似乎在商界和写作两个领域都有不小的建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晓波老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也曾任高校的EMBA课程教授,当公司研究与新闻相碰撞,似乎财经丛书的产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晓波老师所经营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就是最好的说明: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

在《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中,提到了必要商城(与网易严选类似)是如何解决库存难题以降低物流成本的;被吐槽为山寨优衣库的名创优品是如何广撒网开店的;在苹果三星街机遍布的大中华,华为是如何作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外国人还是有很多在用联想华为之类的国产手机的);小米是如何一边被吐槽为屌丝品牌一边买断货供不应求的。

营销专业的学生或是从业者,想必都曾学习过宝洁或者是沃尔玛的经营理念与营销模式。而现如今这些巨头也在不断尝试创新转型保持自身的竞争力,更何况那些更为灵活小而美的公司呢。不论是传统还是互联网行业,在日新月异的当先,对任何人/公司来讲,固步自封迟早会被无情地淘汰。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体量使得企业对于这个市场的消费者,需要更为深入探究和细化。书中有一个观点提的非常巧妙:在中国,是没有大众品牌、大众导向和大众消费的,所有消费都是小众的,企业很难做到大而全的东西。未来企业扁平化的特征会更为明显,除了对资本的要求外,像蜂窝为单位的专业水准和随之对应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精细化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还要关注因中产消费者的崛起而产生的新产业,如移民、个性化教育等。未来真正的新中国制造,则是擅用互联网工具,具有新工匠精神,并且能够进行积木式创新能力的一群独角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制造=互联网工具+新工匠精神+积木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