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离开北京去大理》

图片发自App

前两天看IKO的微博,才知道她出书了,立即京东搜索,顾不上比价,直接拉进购物车购买,昨天早上在期盼中,书送到了。在我的记忆里,如此迫不及待的打开一本新书或许不是第一次,但能一口气安安静静、心无旁鹜的看完一本书却绝对生平第一次!如果我没有失忆。

知道IKO,是看了微博网友转发的IKO移居大理的博客日记。我不记得那是去年具体的哪一天,但应该就是在IKO移居的2月,而且可以很清楚的记得的是:那是一个刚刚醒来的早晨,那时我的手机还习惯放在床头柜上,为的是做完每日最后一件事并开始第二天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微博与朋友圈的各种刷屏。那天醒来后,我照例打开手机,开始各种刷,当看到兔儿紫转发的IKO移居大理日记时,我的心脏好像被什么触碰了一下,立即坐起身,目不转睛的看完那篇博客日记,接着又一口气看了IKO其它N篇日记。那一个早晨,准确的说应该是那之后的好多天,我的心一直涟漪不断……

究其涟漪原因,或许是因为IKO这种移居的举动,但更准确的说是对她做出这个举动的情怀与魄力!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重新安家、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坦白说这种事情在她之前我从未曾想过,虽然无论是星座或是血型注定的我是一个喜欢各种体验、人生能够尽可能丰富多彩的人,但骨子里胆小、谨慎与不安全感,让我在很多时候对很多事情最多只是想想,未必都能一一尽施,而这个想想里,也真的没有移居的事,至少在那个时候之前。

那段时间IKO移居的事在网媒上疯传,平媒杂志也不示弱的各种版面报道,我相信这事儿牵动了很多人,而更相信其中有更多的人和我心生一样的涟漪:IKO是80后,我是70后,虽然我并不比她年长几岁,但也不得不接受年代标签赋予我们之间的“代沟”。人们对80后的认识主要是: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性格叛逆自我、追求自由自主、敢想敢做;而70后的人大多是传统、保守、谨慎,因为所谓的责任心而瞻前顾后牵绊太多---我虽为70后,却并非典型的70后,因为自我感觉自身也具备一些80后的特性,但70后所谓责任心而瞻前顾后的特性在我身上一直是无法弃之,为此我着实有些烦恼。我并不认识IKO,更无从说了解,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个典型的80后,虽然她说移居这件事其实也纠结了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对我而言并不长,最重要的是:她移居了!她有了想法,纵然纠结过,最终还是落于行动了,这足以让我对她心生佩意!同时不免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种种想法,从最初到现在,想法依旧是想法,甚至有些想法已然消失,相形之下,我不仅仅是惭愧,甚至都会觉的自己是如此的没有出息。当然我相信与我同感的人大有人在,否则名不见经传的IKO移居之事不至于在现实世界里掀起如此波澜。

在那个早晨,在那个日记之后,我即刻成了IKO的粉丝,后面的每一天都会刻意关注她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的一举一动,其实她的新生很简单、很普通也很平淡,无非是买菜、做饭、洗衣、看书、写字、遛狗、弄弄花草……这样的生活对于当下的我而言并不陌生,除了没有狗,我一直和自己说要“活在当下”,却显然还没有IKO过的那般安然、惬意与享受。为此,我与IKO生活状态的区别就不仅仅只是有没有狗的问题,更是空间与心境的区别。看了她的日记,知道她原来其实也有着还不错的工作,为了移居,她放弃了,我能感受她当初决定前的纠结,因为我就是一个纠结的人,却无法理解她怎么的就能这样的离开了,和老公一起,因为我很难想像自己何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与行动。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即使我们对自己的现状真的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我们却依然身陷并不满意的现状中,日复一日或年复一年,我相信其中会有顾虑、牵绊、一些不舍,或许还有我们安于现状、懒惰或者胆小、畏惧未知的心!

IKO移居后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从一个空间换到了另一个空间,围绕的只是油盐酱醋茶,但终究人家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向往,选择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呆着,享受着自己喜欢的油盐酱醋茶!而我、我们或许也是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呆着,却有多少能说也在享受的做着自己的“油盐酱醋茶”呢?更又能有多少把不享受变成真正的“享受”呢?……

(此随感只不过千字,前半部分始于2014,后半部分至2015的今日得以完结,而IKO也已回到了北京,我为自己从想,到动出结果的耗时再次汗颜与自省!)

2015.3.11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感《离开北京去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