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全书对我来说的最获益的一个观念如下:人类是一种相信故事的物种,这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并且人类需要故事 ,随着历史的发展,旧的故事无法自圆其说,这就需要新的故事。
一、人类所相信的几大故事
从一种特定的角度看 人类相信过三大故事,分别为泛神论、一神论、人文主义。泛神论是一种故事,一神论也是一种故事,但取代了泛神论成为新故事。而随着进化论的发现,上帝这个一神论的故事动摇了,于是人类需要新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强调了每个个人都是宝贵的人文主义的故事。人类目前所处的时代,所相信的故事是人文主义。
至于人文主义是什么,我觉得包含了自由、民主、个人价值、多元化等一系列我们现在所认同的普世价值。
科学发展诞生出的进化论还有天文学、物理学的发现,催生了人文主义这个故事,但现在科学发展出的人工智能也会成为人文主义的掘墓人。原因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把我们大部分人变为无用之人,所以人变得不宝贵了。正如进化论出来后,人类对上帝的信念动摇了。
所以,最终会有一种新的故事取代人文主义。未来的人对我们现在所认为理所当然的人文主义的普世价值一定会觉得可笑,正如我们嘲笑古代埃及人相信法老的力量一样。
二、故事不是假把戏
如果一代人只了解自己这一代的历史,那他们永远是孩子。我之所以觉得这本书很重要,就是他是站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历史高度谈人类的未来。刚才我所提的“故事”其实充斥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国家、民族、宗教、公司、法律这些概念都是故事,我们还经常称国家为想象的共同体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人可能觉得,故事是虚拟的把戏而已,有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地方正是因为人类既能做出对故事的想象,又可以一起相信这个想象,从而产生大规模协作。(你很难想象一群猴子为了某个关于花果山是我们家园的故事而一起冲锋陷阵)
三、故事,是解开历史困惑的一把锁
赫拉利早在其《人类简史》这部著作中就提到了这个故事概念。这个概念对我们有什么认知上的帮助呢?拿我个人讲吧,我觉得读到这个概念的时候真有豁然开朗感。当年我读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中对其中一段对话就一直不解,大意是明末时候扬州八日嘉定三屠,老百姓激烈对抗异族的剃发令,但几百年后后,老百姓早就习惯了新的统治者,最后竟然还又因为剃了辫子痛哭流涕。
当时我就在想,难道说民众真的是有奶便是娘?为什么过了几百年,政权合法性的标准就变化了呢?那这个世界还有没有所谓的绝对的正义和真理呢?还是说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历史只认强者?那假设当年日本人赢了,那就不算侵略而算改朝换代实现了大东亚共荣圈了吧?
这曾经一度困惑我,但现在我知道了,这叫想象共同体,想象共同体当然会有逻辑上的不自洽和bug,所以这个故事会没法说圆了。但是,从促进人类的协作上来看,如果日本人创造的想象共同体可以做到大部分人安居乐业爆发出更大的人与人的协作,那大东亚共荣圈就是合理的,但事实他们的这个想象的共同体造成的是对大部分人的压迫,也更别谈大规模协作了。
四、人类的未来一定不是人文主义
回到最开始说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之前想都没想到会被取代的职业,如律师、医生、金融工作者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大部分人会成为无用之人,如果大部分是无用之人了,那人文主义又会被什么取代呢?是小部分神人对大部分无用之人的统治还是神人创造力所有财富,无用之人只需要一些残羹冷炙也够了的社会结构?
科学所创造的人工智能是会击碎我们现在的人文主义故事并诞生新的故事,未来,基于人工智能把大部分人变为无用之人,所以,到时候人们会用一种新的故事,取代人文主义,新诞生的东西也许未来会像北京折叠这样,就像奥威尔根据现代集权国家的发展趋势猜测1984年一样。我们的子孙一定会觉得我们很幼稚,竟然相信人文主义这种东西。这就好比,我们觉得古埃及人很幼稚,相信法老,相信来世。
五,如果没有人文主义,未来是怎么样的?
我是想再谈下我自己乐观的看法,《未来简史》并不对我们的未来盖棺定论。
我并不是否认未来一定会有一种新的什么东西取代人文主义,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但新的故事不一定是神人压迫大部分无用之人。因为正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所讲的故事,当年预言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而人们意识到了后,就做出了改变缓和了阶级矛盾,所以,西方的福利国家一定不是当年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我们人类之所以伟大,也许正是会主动意识到未来会有不同的可能性,会有不同的路留给我们。一但我们意识到,我们就做会主动去做出改变,而使未来不一定会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