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背后是强大的知识储备

今天办公室一同事给我发一个PDF文档,打开看一下,是他写的一篇研究论文。

看到这篇论文,我颇感惊讶,因为前天他才刚跟我说,他计划针对某一个问题,写一个论文,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写出来了。

其实,一直以来,他的工作效率,在我们单元几个人中,都是最高的,对他的高效率,我是一直很清楚的。

但是,今天他写这个研究论文的效率也确实太高,因为这毕竟是比较专业的论文,需要较多的数据和分析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分析研究。

而他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一个高质量的稿子,这样我相当的佩服。

因为据我了解,之前他对这个问题也略显模糊,没想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切中问题的核心。

再仔细一想,他效率这么高是由原因的,因为他一直是我们单元工作的核心力量,在我们单元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是最强的。要写出高质量的专业技术累稿子,需要很多的分析、计算、推理,在专业方面如果没有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写出来的。

自己以前也总是从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来评价这个人的效率高低,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聪明是效率高低的一个因素,但却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如聪明是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因素,但是却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一样。

再联想自己加入头马俱乐部的这几个月的经历,备稿演讲一直是自己的痛点,痛并不在于演讲的紧张和胆怯,而在于稿子写不出来,不知道如何着手,找不到很好的主题。

为什么别人能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内就写出一个很不错的稿子,而自己在两周的时间却还是写不出来呢?

自己以前也归结为效率,以为别的写的快说明别人效率高。

这也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更深次的原因还是知识储备。回顾过去,可以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真的似乎没什么储备,平时文学方面的书籍读的不多,而且从中学开始,写作能力在就是自己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而上了大学以后,更是没有在写作方面刻意练习过。

所以,无论是接触一个新行业,还是学习一项新技能,起初都不要太在意效率,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会发现在自己某方面的学习速度越来越高。起初自己原本感觉高深的问题,当自己达到预定层次的时候,可能很容易就理解。

在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也不要羡慕别人的高效率。因为你看到的可能也只是表象,别人高效率的背后,可能是持续几年默默的钻研和付出。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现在开始默默积累知识或能力吧,因为说从来都比做要容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率的背后是强大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