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之观后感

       昨天是双十一光棍节,又是全民疯狂购物节,但比较遗憾我没有为马爸爸奉献一点微薄之力。想想这么个节日,还是为我们中国的电影产业提高一点点票房吧。于是团购两张《驴得水》票,下班后直奔电影院。

       起初,看这样的电影我是拒绝的,第一搞不懂以驴得水命名是个什么玩意,第二演员特么一个不认识。看了下封面,没一个长得漂亮,帅气的。唯一吸引我的是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之第二部电影。

       故事起源于1942年,新中国还没成立,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由于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校长为解决学校各种费用开支,将一头驴谎报成一名英语老师,电影以吃空饷为主线,制造各种骗局,赤裸裸的揭露了人性的自私,贪婪,私欲,各种小心思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我的直观感受,电影看一半,那种撕心的难受几次想弃场。那种私欲贪念被一点点的揭开时,丑陋的内心竟无法面对。看到了每个人内心的脏乱丑,也看到了每个人的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心疼着却又无可奈何。

      校长,是知识分子的代表,通过找人冒充驴得水老师成功后,尝到甜头,就更肆无忌惮的一错再错,底线一点点的放低,直到低到需要赔上自己的亲生女儿时,才稍微有点怜悯之心,但为了能让女儿去美国,还仍然执迷不悟。

      一曼,一个追求自由,思想前卫的女子。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人可以不美,但一定要知性(她真心是个勾魂的角色)。整部剧中她的代言词:我睡服他,她睡了裴山,裴山要娶她,她笑着说对不起,我永远都不在招惹你(可能个别词有遗漏记不清了);她睡了铜匠,铜匠认真了,但是铜匠有老婆。她就是这样的女子,真诚坦率,放荡不羁,渴望自由,也就是因为这样,她不想与某个男人过安稳的日子,也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才引起一系列的悲剧。

      裴山,是个小男人,心胸狭隘,一个贪财的家伙。但是在金钱面前,一曼更重要,当一曼睡了铁匠,对她的由爱转变了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那种恨意在裴山心中一点点的滋长。羞辱一曼和钱是他后面剧中最主要的事情。

      铁男,感谢有他在剧中充当着幽默的喜剧效果,他仗义,勇敢,好玩。遇到任何事永远第一个出头,就因为出头,一个颗子弹,他的灵魂吓没了,他报着特派员的腿,跪在地上像一条狗一样,一直不断的祈求他,不要杀他,不要杀他,死是多么可怕,子弹是多么可怕,可怕到他之前身上所有的英勇都消失不见,他先前的勇敢仗义,和现在的胆怯懦弱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心痛不已。

      铜匠,是个可爱又可恨的角色,可爱是他身上有一股大山人民的淳朴,可恨,是因为一曼的拒绝,变成了一个可恶的霸道总裁。一开始说话都不利索,唯唯诺诺,转眼不过一分钟,梳着洋头,霸气的来到特派员面前谈条件,这个感觉有点扯,一个人的胆子,心智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能这么快? 

       故事从开头就在讽刺,驴棚着火,校长带着人救火,火越来越旺,为了不浪费资源,果断放弃,只有校长的小女儿,声嘶力竭的怒吼着,拼命的泼水熄火,哪怕有一丝丝希望她都在坚持。

       看了很多部电影,这是唯一一部看过很不舒服,我想这应该是不愿意去面对丑陋的人性。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摒弃潜规则,从自身做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驴得水》之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