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4一周成长记录

       这一周我的主要收获来自于古典老师对价值观的重新梳理,吴军老师的对风险意识的认识,吴伯凡老师的一段对于沉浸感与自控的回顾,李笑来老师对精进的理解,大熊对于“脾气”的解读。经济上李翔老师的最新新闻。

        一、对于价值观的解读,我对价值观的理解有别于古典老师对价值观的理解,古典老师通过价值观地图把价值观分为八块,如图:

2017.3.4一周成长记录_第1张图片

        但对我而言价值观就如《少有人走的路》人生就只有两个价值观,一个是追求成长、改变、精进;一个是追求舒适圈,满足,享受。两种价值观一位主,一为辅,二者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是为阴阳两极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而古典老师的价值观地图在我看来只是两种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一个追求进步,精进和改变的人,他独立自主,会追求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为了突破成长,他会向周边的人学习,因此他友善,他甚至会追求权力地位,把生活和工作都当做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以工作为恶,不以挫折为恶。为了更可持续的发展他会要求安全健康,看起来会比较保守,就像巴菲特。持续成长又不失保守。然后知识和思想到了相当境界,会相信博爱,善意才是成长真正不可缺失的。

       一个以追求舒适圈,满足,甚至享受的人,有些人本身会带有保守思想,本质上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有些人本质上甚至就不想成长,因为他为了追求更大的舒适圈,或者更好的生活,他懂得延迟满足,会努力,会进步。为了目标他也会奋斗,但到了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或是地位,他会满足于当下,满足于自己的舒适圈,开始享受生活,但由于人性的问题,怠惰甚至说是熵的力量会盖过追求进步的力量,就可能变得消极。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会变得自私,玩政治游戏,和周围有利益关系的人玩办公室政治。如果本质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就算不会祸害别人,也会碌碌无为。(毕竟燕雀也有燕雀自己的快乐,因为他们知道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与人为善。)

       但我想肯定的是古典老师对于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但不一定都能清晰表述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价值观需要不断的澄清”在我看来是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的价值观的澄清和复盘,价值观就如海上的北斗星座,又如生活中的棒喝!唯有不断校正方位才能不会迷失。以越来越笔直的方向最快达到目的地。“什么时候我们就知道价值观足够清晰了呢?当你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具体的内容,而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做决定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平时真的在主张和行动时,其事实是真正围绕着价值观,目标和价值观,事实和内心能知行合一那价值观就没差了。”有一句话我也很赞同“牛人之所以牛,因为他们有强大且非常清晰的价值观的认识”。

        二、吴军老师对于风险意识的认识,吴军老师在讲解风险意识时以代购大价值的物品时选择托运,没有考虑或者本身选择逃避问题,结果可能会导致极大的损失,以及美国培训”防御性驾驶“来讲解生活中对于风险的认识。因此,对于每件事做之前要考虑最坏情况是否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方面的缺失也是深有体会。尤其在开了一年的车后会发现中国的许多车祸来自于对风险的缺失,尤其是面对红绿灯还有几秒时是否加速的选择以及平时的一种侥幸心理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背后的风险隐患。在结合大熊这一周分析”脾气“的内容时,你会发现开车被蹩后的报复心,以及平常暴躁易怒的人犯错时的心性和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没有一点区别。这就也能联想到《巨婴国》对成年人那种不成熟的思想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任性和拒绝成长的幼稚心理。这样的人通常不是做事不考虑后果就是价值观的缺失,长期来看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会给别人甚至集体带来更大的隐患。(风险意识,本质上是在生活事业上保护好自己,通过不同的做事策略,使成功率更大

       熊大大在脾气那一章讲述到脾气大的人的三个特质:1,脾气坏的人很难改变,2、是反复练习的结果3,认知上有偏差,4把问题丢给社会。这样的人从小或是长辈那里学会了通过”暴力“为王的思想,结果形成了错误而牢固的心理模式,因此很难改变。

       因此结合两位老师以及自己的认识,在生活及事业中,要有风险意识,有”防御性驾驶“的思想,其本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因此就会通过不同的策略减小风险隐患,提高成功率。同样的,人也学会成长和改变,对自己的脾气有所认知,对他人的脾气也有所认知,才能更好的把握人性的弱点,选择好朋友和合作伙伴。

      三、吴伯凡老师有这样两段话:

      只有当我们战胜了那个以各种噪音来干扰我们,让我们心神不宁的那个自我以后,我们才可能既专注又轻松地去做事、去想问题,才可能进入到一种叫做沉浸感的状态当中。说到沉浸感,我就想到洛克菲勒的一句话,他说:“我和穷光蛋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是世界首富,他身无分文,我始终觉得我和他们真正的区别就在于,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别人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来看待我,我都能够在5分钟之内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而有些人他们在一生的时间当中都没办法拥有我这样的状态,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在追寻,同时也在自我怀疑,那种三心二意的状态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他们碌碌无为,最终一无所有。”

     《自控力》的作者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人自控力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消耗了自控力,就有可能在另外的事情上丧失自控力。所以自控力对我们个人来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一种稀缺的能力,我们不要滥用这种能力,尤其是不要把这种宝贵的能力用在那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情上。

      上面两段摘抄,一段是在精进过程中所必须的状态,一段是自控的方法论。是追求精进的过程中许多人所必不可缺的,适合反复提醒和积极暗示自己如何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

      四、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时间不可管理,你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这一周笑来老师对于如何真正看待工作和生活所应该有的状态,和稻盛和夫的《干法》不谋而和,对于工作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状态,《干法》里面叫做不以工作为恶,现代很多人活的很痛苦,正在于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看不到希望,但又不得不为了工资而工作。因此,对于一个追求成长的人应该如何在看待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网上有些文章说一个人要想成长是看一个人一天8小时之后如何努力。其实这是一个误导人的屁话!人生就像一场持续性的修炼,在家和在工作中只是换了一个场合,都是能够学习和进步的场所。如果一个人用笑来老师的话,能够为自己打工,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追求自我改变。这样在实践中反复磨砺自我,再加上8小时以外的不断学习,他的成长速度才是最高效。

     “绝大多数人是把工作与生活串联起来的,工作的时候工作,生活的时候生活,反正不能同时进行;而另外一些极少数人,他们是把工作与生活并联起来的,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 他们的效率不惊人才怪呢 —— 我说的是他们的人生效率。”

        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不是仅仅在工作外嘴上说追求进步,工作中抱怨和不思进取。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把工作和生活串联成一条线,把实践和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成才!还记得王阳明为什么创办新儒学,就是对文人懦弱一面的批判,空有一脑子知识和抱负,对于工作和生活却满是抱怨和懦弱。这同样也是现代许多大学生的严重问题,只是学的多,也只是学的多。所以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实践外学习,再反哺实践才是成长最精妙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3.4一周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