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公司营销模式解读
作者:邝桂源 发布时间:2017-02-23
在全民自媒体时代,衡量或者评价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标准,已经不限于年度公司规模,公司在公众的曝光次数和频率逐渐占据更大比例。公司的曝光率可以通过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来短时间内提高,但耗费的成本将越来越庞大,乃至于趋于绝大多数公司不能承受。
实际上,社会上的众多个人及机构,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可规模化复制的模式,可以低成本高效率高频词的提升公司的曝光率。
我们先回顾一下近年来的一些引起热议的人物和事件:
1、裂变式孵化创始人-宗毅先生
芬尼克兹创始人兼总裁,开创独特的裂变式创业模式,打通中国南北充电之路第一人,“互联网大篷车”行动联合发起人。
事件:
打通中国第一条电动车充电之路
2013年1月,身在硅谷的宗毅对特斯拉一见钟情。宗毅当即就留下了联系方式,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首批车主。2014年3月,宗毅得知自己的特斯拉已经入关,但他身在广州,只能到北京提车。宗毅决定不仅要把特斯拉开回去,还要自建一条从北京到广州的南北电动车充电之路。
宗毅自掏腰包提前购买20个特斯拉充电桩,5月份在北京顺利提车后,宗毅自驾特斯拉从北京南返,20昼夜零油耗穿越南北,一路宣讲一路免费捐建充电桩,沿途布局16个城市据点,以别开生面的方式成功开辟了中国首个南北充电之路。
特斯拉中国总部受宗毅启发,正式启动目的地充电项目。宗毅的公益壮举震惊业界,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快公司》、央视国际新闻频道等权威媒体均报道了该事件。(来自宗毅百度吧)
2、我这个人脸盲—刘强东先生
京东的刘强东老板近来在电视访谈中的一番言论,迅速把马老板的风头压了下去。刘老板说自己有“脸盲症”,而他之所以和现在的妻子章泽天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刘老板自己“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刘老板的妻子,比刘老板年轻19岁,是仅凭一张手持奶茶的素颜照片,就以清纯美丽红遍全国的“奶茶妹妹”。脸盲症的刘老板,分不清别人美不美,却偏偏娶了全国有名的大美女,未免太容易让人误会了。远在美国的凤姐,在微博上一语道出了围观群众的内心戏:睁着眼睛说瞎话。(摘自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
3、我对钱没兴趣—马云先生
去年某节目上,马云说:我理解,我也想过这样的,别瞎扯了,告诉我怎么挣钱吧,其实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你信不信?我1999年从阿里巴巴创业至今,我没有一个月拿过工资,因为我从来没有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因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是我当老师的时候一个月拿91块钱的工资,再熬几个月就可以买个自行车,然而现在我没有这个需求,我也不需要担心,我干嘛要担心钱?可能钱对我来说就是个资源,当你钱越多,你需要做的事情就越多,有人说中国首富,其实这个富是负责任的负,走过以后你会知道,如果你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跟正确的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没有持久的努力,你是不可能成功的!(摘自网络)
4、华为食堂排队买饭—任正非先生
日前(2016年4月),又有网友曝光出,任正非和华为普通员工一样,在华为食堂中排队吃饭,领到餐后,任正非又一个人端着盘子去吃饭。(摘自网络)
5、坐网吧最低消费区—王思聪先生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自己在北京某网吧居然遇到了王思聪,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身价60亿元的他,居然只坐12元区(在某游戏中随便强化个装备就能花22万),让人不敢相信。(摘自海峡网)
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其他人物和事件。
这些人物,通过一些有违公众认知的言行举止,造成强烈反差,引起社会热议,带动他们的公司在舆论中不断曝光。在这些事件中,相信主角人物和公司会跟一些媒体进行互动,借媒体的影响力来放大他们的言论和行为,诱导更多媒体跟进,媒体人挖掘事件的背后故事,猜测、臆想乃至捏造一些事实,来夺取社会和公众的眼球。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发酵,使得公众沉醉在时刻变幻的花边新闻当中,满足其猎奇的心理;媒体不断获得公众关注,得到大量阅读量和订阅量,通过广告变现收益;故事主角和他公司的知名度迅速提升,经过有意识的引导还可以增加公司美誉度,提升产品/服务的销售,只花费极少成本。
没有人损失,都获得了收益。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炒作(请允许使用这个词)很简单,实际上要有很好的执行团队、完整的运作方案、精心挑选的言论和事件,还需要有铁杆媒体的支持。当事人既是个人,又是企业的代表,做这样的炒作需要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没有可能做这样的操作呢?又如何进行炒作呢?
对于这样的疑问,很多人会说,他们是名人、成功人士、有钱人,有社会影响力,放个屁都会有人吹捧。
不可否认,目前这些当事人都是社会精英,知名人士。那么回想一下,他们出名前,或称为公众认知的成功人士前,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至今日依然后数以千计的成功人士、富翁不为人所知呢。
因此,就像个人也可以网红一样,中小企业完全有能力,进行高大山的自我营销式炒作,把自己和企业造就成社会知名。
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和见解。
第一点、自建宣传阵地
自建宣传阵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确保所有信息的最终来源于自建宣传阵地,即便在没有同盟媒体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在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自建宣传阵地,包括控制域名的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qq服务号等,营造官方的宣传平台,在有异议时可以作为辟谣和纠偏的基地。
自己的宣传阵地需要有专职和有沟通能力的人来管理和运营,并不断的吸引各行业媒体来交流和关注,帮助传达正能量,以此为基地拢聚起一批合作媒体和联盟机构。
第二点、提炼企业新亮点
这里提的亮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亮点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跟时尚、科技及社会流行元素相关的亮点。
比如支持员工创业、内部创业基金、企业幼儿园;
又比如跟明星科技公司的联系,包括部门全部采用苹果电脑、采用特斯拉储能系统、大疆无人机巡视等等;
又比如跟时尚机构的合作,包括安排员工参加明星活动的福利、邀请网红参加公司活动、企业负责人开直播间等;
还有很多很多能让公众理解和参与的事情,都应该作为重要的亮点,增加企业话题,让公众有感性的认识企业,让社会媒体与企业有交集,增加企业信息传播媒体和话题。
类似的案例,包括宗毅先生的裂变式创业、特斯拉北京到广州之行等等,轻松得到媒体的追捧,社会的关注。
第三点、以非常规的形式进行市场开拓
企业的市场投入,除常规性的广告和营销外,应该注重突破性和跨界性的市场营销和开拓模式。比如核心技术公益化、产品服务支教(详见拙作《以公益之名:先付出再获取回报--商业机构市场营销的核弹》)、培训式扶贫、科技旅游(详见拙作《科技旅游—推动产业、社会、个人融合的动力》)等。采用和开展各样式的公众可以参与的形式,拉近公众与企业、公众与产品服务、公众与业主/员工之间的距离,使企业成为公众的身边人或圈里人,让公众时刻感受到企业的存在。
非常规式的市场开拓,意在打破企业高高在上、公众渺小的不对等关系,让企业变成公众生活的一部分,避免双方的对立。
类似的案例包括google公司的餐厅开放日、NASA的公众日等,让公众有机会亲临现场,一睹和体验这些高大上机构的真实日常生活。
第四点、企业主成为网红
时下最惹人注目和流行的事情,企业主是企业的最佳代言人,因此寻找有经验的策划人和执行团队,为企业主设计和打造个性化形象、策划和执行有正能量的社会事件、提出和发表简洁有冲击力的正面言论,以吸引和引导公众关注。
企业主具有老板、成功人士、有钱人等社会身份,本身就和普通民众有距离,也给了企业主更多的制造话题的机会。企业主只需要打破这些距离,用公众认为的有反差的形象、举止、言行等,传递正能量,就可以轻易的获得社会媒体的传播和热议。
类似于王思聪先生在最低消费区消费、任正非先生排队打车、董明珠小姐的摔手机等等,本身非常具有传播性和话题性。如果企业主具有时尚的形象,将会把时尚类媒体也吸引过来,可以引起潮流的关注,乃至引领潮流。
此外,企业主多参加活动和会议,对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用通俗和概括性的言语来指点和分享,也可以获得众多传播。
以上的四点,要发挥聚变式的效果,就需要企业内部有一个高效的执行团队,或者聘请有想法有能力的机构来配合,一步一步的从小的方面进行布局和积累,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事件来引爆,在一瞬间占据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制高点,后续再积极的挖掘热点进行推动,以保持一段时间的公众关注度,便能成为历史性的一刻。
所耗费的成本与所取得的成果,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春耕开始了,看重农村市场的企业,可以大展拳脚开拓农村市场了。
如何开拓?
企业主们,给自己和骨干员工放个假,带领大家一起到农村参加春耕,犁田、松土、播种、浇水,以个人身份参与到农种中去。在不经意的时候,模仿过往领导的神情动作姿态,由路人甲、路人乙等拍下经典一刻,传至网络,你和你的企业就是网红。
当然了,动手前需要做周密的计划和部署:
1、熟练农耕要领
2、熟练领导们曾经被抓拍的神情动作姿态
3、路人甲、路人乙要有好的拍摄技术,注意,是手机拍摄哦
4、营销团队事先准备好多个主题和内容,比如“老板去哪里?”,“不务正业,倒闭的前奏?”,“老板也赶潮?”,“老板当农民很合适嘛”,等等。
5、自建营销平台先发出参加农耕的信息,媒体联盟们跟上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相信这样下来,你想不出名都不行。过程中,自建营销平台需要注意把握官方的说法,可以与某些媒体协商好,上演几出抹黑、纠缠、辩白、致歉的戏码,一步一步吸引瓜众们走向高潮。
旻圩投资,致力服务于产业企业发展
联系方式:
邝先生 1377437984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