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之上海老街及外滩

从城隍庙出来后,我们就逛上海老街,一路走下去,然后去看外滩美景。

我每到一个城市,必去寻找特色美食和建筑,我这人超爱逛老街。

逛青岛和上海老街,我逛出了台北的感觉,真的超喜欢老建筑啊,百看不腻。

这三个城市共同点:各马路以中国各城市命名,都是老房子,建筑比较复古。

上海老街,又称“小东门”,地处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也就是小东门城门所在地。由于历史原因,城门没有被保留下来,但是老城厢环城的9扇门至今仍深深刻在上海人民心中。

上海老街所在的小东门地区,原是上海对外贸易、小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地,见证了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

走进上海老街,仿佛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

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

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

全街的商业经营以传统特色行业为主流,突出传统民俗文化,营造海派文化氛围。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

老街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黛瓦粉墙,红柱飞檐。

这里重现了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老上海茶馆、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庄、荣顺馆、博印堂等百年老店,同时开设丹凤茶楼、名医堂等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

上海老街旁的康家弄,充分刻画了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远流长,其建筑民宅的风格印证了老上海的风情。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外滩。外滩、黄浦江、东方明珠塔……是我一直想来看看的地方。

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

与外滩隔江相对的浦东陆家嘴,有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不过,我们只能等下次专门来上海看夜景了,因为这次主要目的还是上海迪士尼,第二天要早起,下午逛完外滩后就赶去酒店了,就在迪士尼附近。

不急,上海这么大,慢慢逛,反正杭州离上海近,而且我们有上海迪士尼年卡,以后来上海的机会更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三)之上海老街及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