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真的有绣出来的画:顾绣

1、

顾绣又叫“露香园顾绣”,

是民间刺绣与文人画的完美结合,属于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

起源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松江(今上海市)地区的顾名世家而得名。

说起这顾绣,就不得不提这有名的露香园。

露香园、豫园、日涉园合称为“明代上海三大名园”。

明朝嘉靖年间,道州太守顾名儒退休后,就购买了城北黑山桥地,筑万竹山房,原本打算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

他的弟弟顾名世也觉得这是快好地方,于是就和哥哥合计了一下,就在万竹山房附近,开辟土地,结果挖出了一块石头,上面有“露香池”三字。

找当时的专家鉴定,据说是赵孟頫的手迹。

从此在这里建造的园子,便称为“露香园”。

这园子与《红楼梦》里的大观园相比,只有更好,没有不好 。

修建了十年,花了万两白银,里面的奇珍异景不必说了,光是园子里结的水蜜桃果子,就成为当时上海的名产。

顾名世和他哥哥一样,也是国家公务员。

他是明朝嘉靖38年的进士,字应夫,号龙泉,官尚宝司丞。

也就是在皇宫大内里,专门管理宝物的官吏, 因此见多识广,艺术修养也不低。

家风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家里人受到他的影响,也很爱这些艺术品,尤其是他家的女眷们也酷爱艺术,善丹青书法,精于女红,尤其擅长刺绣。

不同于一般的刺绣,她们做的刺绣可不仅仅是拿来用的,这是艺术品,是上层妇女的修养和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

这档次可就蹭蹭蹭,上升了N个级别。

多用于家中摆设,或者馈赠亲友,常常万金一幅,而且一年的产量也就三四幅。

名门望族争相预定,也常以得一幅顾绣,来抬高自身身价。

因为是露香园的女眷做的刺绣,人们也就称之为顾绣。

这个世上真的有绣出来的画:顾绣_第1张图片

2、

“顾绣”是以历代名画为蓝本,不是随便绣个鸳鸯戏水、五谷丰登什么的。

从一开始就有别于苏、粤、湘、蜀四大名绣。

它专绣书画作品,把宋绣中传统的针法,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勾画晕染,浑然一体。

这样技艺独到,绣出来的作品,就像是画出来的画,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画绣”,

顾家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顾绣”名手。

绣品使用的丝线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

绣制时不但要求形似,而且重视表现原作的神韵,且做工精细、技法多变。

仅针法就有施、搂、抢、摘、铺、齐以及套针等数十种,所绣的山水、人物、花鸟均精细无比、栩栩如生。

做工复杂,又要求刺绣者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领悟名画内涵,绣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神韵。

还有一点,就是要看天气,看刺绣者的心情。

天气不好,心情不佳,也是不能进行刺绣的。

概括起来,顾绣的七要素有:

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锲而不舍的精神。

因此,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数月才能完成。

 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在“顾绣”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

与李清照有些像,她本人艺术修养很高,也有一位志趣相投的好丈夫,无私地支持她的事业。

她认为刺绣不应只是衣裙装饰的从属物,而应该具有独立的艺术特性。

她的绣品大多是以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的名画为题材,精湛的技艺也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

创新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受她的影响也很大。

这个世上真的有绣出来的画:顾绣_第2张图片

3、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

朝代是这样,家族也遵循这样的规律。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经历了战争、朝代变更,顾氏慢慢的也就家道中落。

显赫一时的露香园,也历经了好几位主人。

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面对日益窘迫的家庭,为了生计,不得不广收弟子。

从此顾绣由家庭女红转向商品绣。

这顾绣的品牌效应,一点也不逊色于现在的世界500强,甚至比他们还牛掰。

原本会刺绣的绣娘就来这里镀个金,多学点针法,学得好了,对外也就能说是上过顾绣培训班的,受过专业训练了的。

不会的呢,可以零基础学起,也算是多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不在话下。

商人为了利润,争相开设绣庄,收购绣品。

当然都纷纷宣称,自己的产品是顾绣 。

这样卖的价格高,买的人也很有面子。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粗制滥造的作品,你也不好意思给自己贴金,硬生生的把次品说成是顾绣。

于是顾绣在明清时期迅速风靡全国,大有"无绣下姓顾"的势头。

再到后来,名声实在是太大了,顾绣干脆就成了刺绣的通名。

以后发展起来的苏绣、湘绣、蜀绣等,也都得益于顾绣的技法。

这个世上真的有绣出来的画:顾绣_第3张图片

4、

尽管顾玉兰因为生计,将顾绣推广成商品女红,让顾绣声名大噪。

但真正能称得上是顾绣的作品,是要遵循顾绣七要素的。

也就是: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要知道一针一线的手工绣,本来就很不容易。

还要求艺术修养、画绣合一。

简直就是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了。

因此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弟子,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的作品,只能称得上是刺绣上品。

毕竟培训过,技艺都不差。

要求太高,又费工费时,因此很难普及。

因此,到了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1年)以后,“顾绣”逐渐衰落,几至失传。

反而被吸收了技法和营养的苏绣,所代替。

新中国成立后,这项绝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上世纪二十年代, 松筠女子职业学校设立“女子刺绣班”,可惜在战争中被毁,没有恢复。

上世纪七十年代,顾绣的代表性传承人,戴明教老师开始收徒授艺。

不久,“文化大革命”浪潮来袭,顾绣因为“复旧复古”的罪名而夭折。

戴明教著有《顾绣针法初探》一书,她13岁学绣,师从沈寿之徒宋金苓(沈寿,清朝绣工科总教习,仿真绣创始人;宋金苓为其第一代弟子)。

虽然之后抗战爆发,学校解散,顾绣没能大规模的传承,但这至少意味着“顾绣”从家族的传递转为社会的传递。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再次发扬顾绣,上海曾办过不少“顾绣”厂,但是都是昙花一现,现在基本都已关闭。、

“顾绣”名胜虽然很盛,但真正能得到其中真谛的传承人,至少在上海几乎是找不到了。

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对顾绣的保护, 在2006年5月20日,“顾绣”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你身边就有一幅顾绣,记得好好珍藏,

要知道她是在历史的荆棘丛里,走了很久才侥幸存活下来的。

善待她,静心听她倾诉,你会收获很多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世上真的有绣出来的画:顾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