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新政

“猫鼠”新政_第1张图片

近日,国家出台《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新规,十月一日起,街边摆摊合法化啦!只要是在政府指定地点、时间,贩卖农副产品或日用品等,以及靠自己技能从事便民劳务,不再有证照的强条要求,也就是说,以后小商小贩不用再和城管“躲猫猫”啦!新规还取消了没收工具等执法措施,也实实在在降低了罚款数额;此次新政出台,不仅让我等草根感到了暖意,感受到了政府制定新规时考量民生的人情味,也让“猫鼠大战”从此狼烟散尽,从此小贩和城管开启互信共存模式。

还记得电影《有话好好说》吗?张艺谋在里面演一个破烂王,推着车满街收废品,忽然一个大噪门喊:“警察来了!”张艺谋骑着自行车仓皇逃窜,豕突狼奔状,连收来的破脸盆也不要了,周围的众小贩也作鸟兽散,表演之夸张诙谐,让影片颇具笑点;影片是荒诞轻喜剧,但其中一些桥段也极具现实主义,尤其在影片播出后的二十年间,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脚步不停歇,城管和小贩之间的一线冲突也越演越烈,正面的有微笑执法、劝说执法、围观执法,反面的就像一场大战:有掀翻了摊子的,强行没收三轮车的,互相下跪的,更甚者有付出生命代价的;这么多年,政府对公共利益的维护,民众谋生的空间诉求,由于城市管理的复杂性,政府行政执法“服务于民”的本质反而被掩盖、被妖魔化。

验证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或者说验证一个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靠的到底是什么?是GDP?是光鲜亮丽的市政工程?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检验一个国家与城市的文明标准,要看它对待弱者的态度;我们身边的小摊小贩相对来说,暂时属弱势群体,有些是农民,在自由迁徙的过程中,涌向城市,没有资本和技术,没有亲戚朋友的帮助,只能做些小买卖,还有些城市居民,囿于当今社会人口多,资源少,人才济济,一些暂时生活水平较低的人社会就业困难,为了谋取生计或赚取更多的生活费用,在街道两旁摆设摊位,成本低,不用交税,灵活简单,避免了被生活压力打垮,这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方式;当然,小摊小贩的存在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极大的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怎样给贫穷的人以机会,给嬴弱的人以支持,给衰退的人以增能,怎样让劳动者体现他的劳动价值,肯定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哪怕只是摆摊卖个良心菜,这不仅是民心,更是政府的大道;一个城市,不仅要漂亮脸蛋,也要能安放民生的嘴巴,这是今天这条新规出台的开拓意义所在。

   勿庸质疑,缺乏管理的小摊小贩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也是存在的,且不说影响市容、阻塞交通,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的现象也是有的,更严重者也要提防商品售卖过程中发生的社会治安事件;但这又不是简单的做加法或者做减法的事情,管是必须要管,管什么怎么管?创新营业行为,满足民众的小额经营活动要求,让普通民众获得通过双手创造幸福的存在感,既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又稳定了社会;要知道小摊小贩的存在,有其市场和必要性,能解决一部分就业困难的社会问题,而且,不仅部分生活水平较低的人需要小商贩物美价廉的商品,很多像我这种三点一线的上班族也需要并习惯了这种就地、随手购买的快速消费方式;另外值得专门一提的是,本次新规的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新词:“谋生性营业”,这是第一次听说,词语却很接地气,很好理解,小摊小贩背后扛的是一家人的生活,想想看,如果政府行政决策的红线划得过深,为了公共管理服务的城市面貌,硬杆子打翻一船人,没收了工具,罚光了老本,那他们的生存呢?难道让他们去偷去抢吗?社会治理的成本在另一个层面上是不是又会加大呢?所以对小商小贩苛严执行、情感上暴力执法,不如政策的红线往上抬,减少冲突,为政府的服务对象贡献自己的温度,也体现政府的风度,这既是民生之福,说不定还是小商小贩之类非精英民众的“大众创业”之福。

   人说白宫附近也有路边摊的,韩剧里面小商贩遍地可见,名著《茶花女》里提到的法国巴黎跳蚤市场也令人揣想,再想想咱华夏上下五千年,在唐朝盛世、开放的明清,无不存在着小商贩,看过《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版吧?那里面大街小巷的小摊小贩撑起了大半个市井集镇,各色人等各种兜售,人影幢幢,车马之声喧哗,不仅是一个繁华旺盛的城市,更显现出当时社会的活力和体制的开明;由此可见,小商小贩不仅维系着许多平民家庭的生活来源,更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经济方式,是文化的表征,取缔不宜,在存在的基础上努力发现问题,提出来对策,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在社会巨复杂的系统里,把属于民心的、人的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共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和谐社会,民心悦而天意得!普罗大众必须要为此竖大拇指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鼠”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