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课程

危机管理课程:

何为“主流”:当我们说学习主流的时候,要想想学习的是哪里的“主流”。比如我国公共管理主要学习美国,所以学习的也是美国的“主流”。但欧陆的研究情况可能不同。美国更现代化,而欧陆更强调哲学思辨性。比如欧洲可能更强调田野质性研究(而非量化研究)。

主流社会科学过程:观察、规律、控制

2017.11.02

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对象是人还是制度?

研究的不是这个人(尽管在分析他的行为),而是这个人所代表的背后的制度。

论文

公管:要和公共性关联起来。公共组织等。

不要就事论事,而是要做理论分析。有明确理论视角或分析框架。

分析框架?找角度:比如可分为观念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开题阶段就要明确列出。

高水平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公共政策评论

但如果要找前沿热点,看《中国行政管理》比较好,可以了解官员和当权者关注什么。行政管理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官员、大家、当权者关注什么,什么就是热点。

2017.11.30

案例报告和论文还是有区别的。论文:现象,问题,分析反思,对策等。做案例分析报告最好还是把现象呈现出来。把问题找准,通过调研,把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呈现出来。对策建议可以少写一点。

把访谈记录转化为逐字稿。语气词也要转化出来。这些材料要原原本本地展现在报告中,而不是自己做总结。

“深描”或称“厚描”,借鉴人类学研究。将细节描述得很清楚。分析等反而比较少。

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和小论文比要求比较规范,不宜写综述或书评。不要写成三段论(现象问题对策)。重在描述和解释。案例重在描述。

聚焦一个理论,重在理论机理、理论逻辑的阐释。描述: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来,把现象中重要的细节完完全全地呈现出来。在呈现的基础上要进行解释。解释,需要用特定的理论或分析框架,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或为什么是这样的发展演变趋势,背后的原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识别出有哪些因素,筛选: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舍掉不重要的,把重要的挑出来。之后构建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理论把这些关系构建出来。写学术论文,描述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结果或现象。

可以不写对策建议,在最后结论讨论部分展望一下即可。不要求全,需要有所侧重。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刘惠荣)

律所实习,领导要求整理案卷,很枯燥琐碎,但其实可以看案卷,从中学习,看判决,积累经验。

研究生选方向要看自己的兴趣,也要看这所高校的特点,主要是做哪个领域的。

智联招聘:实习经历在求职中比较重要  30%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0.19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