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薛氏出自考(下)

韩城薛氏出自考(下)_第1张图片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韩城薛氏族人一直谨守祖训道德传家,诗书立世,族中先贤光耀古今,垂范后世。 据《韩城文物志》一书记载:北宋谏议大夫薛翊后来也携眷自河东迁徙至韩城。宋末元初,时局动荡,北中国大地饱受金人蹂躏,薛翊后裔薛仪率民于龙门迎接弯弓射雕的元太祖忽必烈西渡黄河,又以招降河东、平定河南金人有功而被封为桢州太守。其后人薛芳、薛国彦俱为进士、举人。1368年秋,河东薛氏南枝薛仁贵后裔薛楝由山西龙门迁至韩城林皋村,薛氏家族在林皋村占地生籍后,随着人口增加,一枝迁居至韩城县城内张家巷。此枝薛姓中的薛同术、薛之屏父子俱官至知州,故其门匾题书有“十马高轩”。韩城近代史上薛、苏、牛、张四大家族中的薛姓,即指这一枝的薛家后裔。这枝薛氏明崇祯年间还出了个宰相薛国观。薛国观是明万历进士,历任礼、户、吏三部尚书,并于1640年拜相。因当时天灾,加之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占据了大片地方,明王朝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政权摇摇欲坠。为镇压农民起义,崇祯帝任命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筹饷之议,要向农民加征税赋。薛国观认为此议无异于火上加油,会更加激起民变。为缓和同农民的矛盾,薛国观提出助饷之议。即,向富得流油的明朝的皇亲国戚们借钱以助军饷。薛国观此助饷之动议虽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批准,但却遭到皇族权贵势力的一片反对,权贵们串通宦官,制造谣言,蛊惑人心,又指示人暗中诬告,罗织罪名,终使崇祯皇帝改变主意,将薛国观罢官归里。然而这帮人还不肯罢休,又迫使崇祯皇帝下旨,逼令薛国观回京,自缢而亡,后又暴尸三日,才算了事。皇帝的无能,朝政的腐败,皇族宦官的贪婪阴险,使薛国观硬生生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韩城薛氏家族从此看淡了宦途、退出了官场。

        韩城薛氏分派于山西河东,至今族亲遍及海内外。由于韩城薛氏家族的三大枝系在不同年代迁韩,加上数百年来人口的生息繁衍,薛氏家族在韩城分布越来越广,族人众多。据《韩城乡土志》载:户族之盛,约二十余村。实际上,薛氏几乎遍布于韩城城乡各地。居住较为集中的除县城张家巷外,还有薛庄、薛村、薛曲村、滩子村、清水村、郝庄、谢村、王住村、新农村等,几近家家姓薛。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城薛氏出自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