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乡下人重视节日,传统节日总要大张旗鼓地热闹一番,端午节自然也不例外。儿时的端午节都是在奶奶家的院子里和亲人们一起度过的。自打出来读书,除了春节之外的其他节日就鲜少在家中度过了。

临近端午,走在异乡的路上,路过摊车市集,看到各种口味各种形状的粽子氤氲着竹叶的清香,水果摊上樱桃鲜红诱人,总不免怀想那些端午时节在奶奶家的大院子里度过的欢乐时光。

暖洋洋的旧日光景是一首浓缩时空的曲调,熏风飘来,峰谷山涧混杂果甜,米香的气味。蝉鸣噪闹,夏日昼长,闪烁日光中,我好像看见了奶奶家院子里的樱桃树缀满果实,殷红可爱,引得鸟儿们都飞来啄食……

彼时的端午节,粽子都是自家包的,不存在买粽子一说。哪家若是没空包粽子,亲戚邻居会分送给他们一些。奶奶是个能干手巧的人,早在端午节来临的前几天,她就从山上采来最完整清香的竹叶仔细地择洗干净晾晒在院子里。等到端午节当天或者前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学龄前的我和堂姐妹们自然不会被允许参与包粽子的活动中,乡下人多爱惜粮食啊,断然不会让我们这些不懂事且笨手笨脚的小孩子糟蹋粮食的。

大人们忙着包粽子,疼爱孙子孙女的奶奶自然不会让我们小孩子无聊着。奶奶给我们准备的花样可多了。除了节日要吃的粽子,咸鸭蛋,糖果等吃食,还有我最期待的樱桃。樱桃树很有些年头,爸爸说这颗樱桃树在他小时候就已经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了。樱桃小小圆圆的,两个两个地挤在一头,像是害羞的小姑娘在说悄悄话。我们站在树下垂涎欲滴。爷爷总是笑眯眯地拿起竹棍帮我们敲樱桃,我们则在树下欢呼着,忙着捡掉在地上的樱桃,洗都不洗塞进嘴里,偶尔有些没熟透的酸的我们龇牙咧嘴。这么一大颗樱桃树放开了让我们吃,那种满足的感觉现在想想眼角眉梢都要溢出笑来。

吃饱喝足之后还有玩具。奶奶手特别巧,她会提前一个月为我们绣香包,给孙女们一律是兔子,猫儿之类的可爱动物香包,给孙子们的就是老虎,狮子等凶猛的动物香包。香包里面塞了艾叶等多种香料,圆鼓鼓,香喷喷的,老虎狮子也都圆头圆脑的显出稚气的可爱样子。堂兄弟们自然是不屑玩这些香香的女孩子家的玩意儿,作为小女孩的我们可都因为这个香包高兴坏了,挂在脖子上,睡觉都舍不得取下来。周身香喷喷的,感觉自己像个小公主。

对于粽子,我一向是不喜欢的,甚至可以说是讨厌的。家里总是包白粽子,没有陷,什么味道都没有,小孩子性情急躁都喜欢重口味的东西。按照家乡的吃法是要把包好的粽子煮熟后放在井水里冰镇着,吃的时候撒上白糖。一定要是井水冰镇的,不能放冰箱里冰,不然糯米遇低温久了会回生,吃起来像是没煮熟的生米一样。这样的粽子在幼年的我眼里就是一个白饭团,难吃的要命。在奶奶看来粽子作为节日吃食,每个人都要吃一下才算是过节。彼时的我总是被大人们哄着吃上一两口。在我的认知里粽子就是家里那样的,出来读书后才知道粽子还可以有这么多口味:甜的,咸的。给家里打电话时总是说,为什么我们家里不包点馅子在粽子里呢?这样好吃多了嘛。现如今生活都好了,也不是买不起肉馅,枣馅了。奶奶总是嗫嚅道“我们不会包嘛”,其实我知道这么手巧的奶奶有什么不会包的,她只是固执地遵守着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愿更改。老一辈的人总是对过去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这种尊重给人带来安全感。这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美学。

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北宋张耒的作品中提到:“水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才知道原来我们家乡的吃法多么有古意。大道至简,没有多余的味道干扰才能品出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甘甜吧。今年端午我去朋友家玩,他们家包的也是白粽子,解开绳子,剥离青绿的竹叶,现出里面晶莹白透的糯米来,咬上一口,丝丝清甜从舌尖扩散至整个口腔,糯米Q弹软滑,细细咀嚼还有回甘,连糖都不用加,细嚼过的糯米自然会生出麦芽糖的幽幽甜味来。吃完感觉被乱七八糟的食物污染过的口腔浊气都被这个粽子给驱散了,只觉得嘴里很是清爽。在人人都在争论甜咸党的时候,我只觉得白粽子才是王道。

2017年6月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