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N5深度用户之体验

360N5深度用户之体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60N5深度用户之体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60N5:优点>缺点


四月份买的360N5,6+32款,用到现在也近小半年了,对于一个喜欢性价比高的学生党来说,N5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通骁龙653中端处理器,也许很多人并不以为然,毕竟653并不算的上是有多么好,2016年10月18日发布,距离N5发布时间也快半年的时间,但360N5的价格是1399RMB,而其他手机厂商采用该款处理器的手机需要至少2000RMB以上,不得不说,360N5算得上是价格屠夫,性价比也超高,甚至个人认为,比小米的性价比都高,当然,小米还是有品牌效益的,所以小米的手机也算是良心之作。

价格已经让很多人跪了,所以外观什么的就不应该要求太高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人家把性能打造到最好,价格又那么低,其他地方当然就要省点物料钱了。而且外观那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事,即使美如iPhone,不喜欢的人也大有人在。不过作为深度用户的我,尽管对于处理器没什么挑剔的 ,但有些地方真的不得不吐槽一下,比如,拍照,自拍还好,毕竟美肤什么的都已经是各个手机的标配了,而且距离也就一米之内,看不出来什么,应该说基本上满足了自拍的需求了,实在不行下个美图软件也就解决了。BUT,BUT,BUT,后摄,在拍摄远距离的图片时,放大一看,差点没突出2ml血,实在是太渣了,惨不忍睹,用过的都说渣,N5s也一样,不说得有多清晰吧,但起码得满足正常的需求吧,号称1300w像素,感觉连500w都没有,不过所幸,我并不那么的喜欢拍远景,不过偶尔用的话也会让人有点苦恼,所以,如果对后摄要求很高的话,N5和它哥哥N5s您就绕道而行吧,这款不适合您。

说完大家很关心的摄像头问题,再来说说UI界面吧,对比小米,华为,魅族的UI界面来说,360N5的确有那么一丢丢差,对于我而言,其他的图标都还好,但“主题”的图标有点受不了,黄黄的,上面一只笔,不太喜欢,不过,其实这并不算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再找个主题换了就OK了。

不过360手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系统升级这个地方,在买之前,我并没有怎么关心这个问题,(本人之前用的是华为和魅族,这两家的系统升级更新还算好一些吧,本以为每家手机都一样,看来是我太天真了),但买来了之后,才发现,竟然连一个明确的更新时间说明都木有,似乎感觉自己买了一个假手机,买了以后就成了没人养的孩子,不过看得出来,360也在努力,最近推出了360各个手机的系统更新版本,甚至升级到了安卓7.0,还要啥自行车呢?毕竟,360做手机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也还只是个刚刚上牌桌的小玩家,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要求不能过高。

然鹅,360OS3.0早说要推送了,吵吵闹闹快一年了,官方才放话10月底会陆续适配,所以也只能耐心等待了(你不等你有办法?)。

对于360的全家桶,我对此倒没什么可说的,这是一种商业模式,人家是一家企业,要赚钱,赚了钱才能带来手机硬件以及软件的提升,所以有时候只能牺牲一点东西了,而且,360OS3.0据说可以卸载任何自带的软件了,至少360N5升级到安卓7.0以后,可以卸载一部分了,不知可全部卸载是什么感觉,但有些还是有用的,也不是一无是处。

360N5以及N5s最亮眼的地方就是Fastzone,冷藏室,侧边控制栏,Infinity了。

Fastzone可以帮使用者极速打开应用,作为体验过的人来说,的确快了那么一丢丢,当然,仅限于那么一丢丢,如果360把精力放在后台管理的话,也许效果会更好。

Infinity对于我来说没什么用,但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也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需求。

侧边控制栏倒真的是很方便,尤其是与分屏配合,简直不能再棒。

冷藏室也是一个不错的黑科技,把偶尔用的APP放进去,不占内存,不得不说,也解决了一些人的痛点。

以上是几个黑科技,其实只是满足很多人的猎奇心理以及做噱头而已。

所以,重点来啦,既然说653处理器可以满足很多人的性能需求,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黑科技的运用,以及一些软件的使用到底Ok不?

其实,作为一个近半年的360N5手机中度用户来说,如今360N5的流畅度基本没有下滑,当然偶尔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慢,但并不妨碍平时使用,尤其是对于已经用了将近半年的手机来说,这种状态已经很值得称赞了。之前用过的华为荣耀6和魅蓝手机,性能体验都没有360N5好,那两部手机在使用了半年左右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明显的卡顿了,打开APP的速度也会慢的比较明显。

所以,总的来说,360N5是一部很优秀的手机,至少在同价位的手机里,360N5绝对算是性价比数一数二的。尽管前面吐槽了不少,但基本都是一些不是那么很痛的地方,毕竟我注重性能,拍照外观什么的,可以先放一边。

所以,如果你的预算不那么充足,也许可以考虑考虑N5或者N5s。

你可能感兴趣的:(360N5深度用户之体验)